游客
题文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
城市化水平(%)
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
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
全国
1.00
52.57
1.00
1.00
青海
0.86
47.44
0.14
0.95
河南
0.82
42.43
7.74
1.07
黑龙江
0.93
56.90
1.00
0.29
浙江
1.65
63.20
0.83
2.56

 
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C.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
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

四省中关于所在地地域文化描述正确的是(   )

A.青海主要位于青藏高原文化区,农业以畜牧业和绿洲农业为主,尤以优质棉花和甘甜的瓜果著称
B.河南主要位于华北平原文化区,饮食多面食,服饰多为棉装,传统民居为泥草房和泥瓦房
C.黑龙江位于东北黑土文化区,位于温带森林草原地区,棉、皮服饰,饮食多杂粮,民间文艺代表是泼辣幽默的东北二人转
D.浙江主要位于华南妈祖文化区,有干湿季之分,米食为主,崇拜海神,敬奉妈祖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南京(32°N)、成都(31°N)、昆明(25°N)、宜宾(28°N)四城市四季持续期(天)及始日(日/月)表,回答下列各题。

表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表示宜宾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导致表中①、③两地冬春持续期及始日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

读我国某山山麓冲积扇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山可能位于我国的()

A.西北 B.华北 C.东北 D.西南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河流流量A区域比B区域大 B.河流流量受气温影响大
C.该区域河流有两个汛期 D.该区域土壤有盐渍化现象

读某地区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图(图1)和某年人口年龄构成(图2),回答下列各题。

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素质低 B.人口老龄化 C.劳动力充足 D.人口增长快

图1中的2008年年龄构成与图2中的①②③④四点一致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回答。京津所在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 )

①工农业生产发达②水资源浪费严重 ③人均江河径流量较少④人少地广,灌溉面积大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各题

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正确的叙述是

A.广东省以煤炭最小 B.福建省以薪柴最大
C.江苏省以薪柴最大 D.北京市以秸秆最小

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

A.发展沼气 B.开采小煤窑 C.利用太阳能 D.种植薪柴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