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示意中国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1951一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原因。(9分)
(2)说出寒潮对我国农作物产生危害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原因。(6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月份海平面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乙两处存在两个气压中心,其中代表低气压的是处,其名称是。造成甲、乙两处气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2)①、②两处中,风力较大的是处,其判断依据是。③处此季节的气候特点是
(3)该图表示的是(填“1”或“7”)月海平面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该季节上海盛行风;此时,孟买盛行风向与上海不同的原因是(具体说明孟买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

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回答: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
(2)图示时间为日,北半球节气为
(3)图中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4)此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为
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的纬度范围
(5)此时A点昼长为小时,B点昼长为小时。
(6)此图所示时间乌鲁木齐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此日之后乌鲁木齐昼长如何变化

如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地球自转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⑴此时悉尼是季,再过三个月,B点的昼夜情况是
⑵此时A点是点钟,A、B、C三点白昼最短的是,昼长是小时。
⑶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⑷A的地理坐标是,B点的日出时间是点钟。
⑸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坐标)

读图1 “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地球光照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8年9月25日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27日16时41分00秒,航天员开始太空行走,28日着陆返回地球。

图1图2
(1)图1中全球出现昼夜平分现象的位置是_____(填字母)。
(2)图2所示时刻,北京时间是_____点。
(3)图2表示图1中_(填字母)位置的光照图,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选择填空)。
A.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 B.乙地正午人影最短
C.甲地比乙地后见到日出 D.丙地出现极昼现象
(4)“神舟七号”航天飞行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向______(方向)移动,地球运行在图1公转轨道的______(填序号)段。
(5)简述“神舟七号”航天飞行期间合肥地区昼夜长短及其变化情况
(6)地球公转从B→C的过程中,速度变化情况是( )
A.始终加快 B.先加快,后减慢
C.先减慢,后加快 D.始终减慢

读图,回答问题

(1)D点海拔是米,C陡崖的相对高度最多不会超过米。
(2)图中的地质构造是,判断的依据是
(3)甲地是一个著名的旅游地。据图判断,该地吸引游人的自然景观可能是
(4)如果要在A、B两处选一处建一水库,以解决甲镇的缺水问题,应该建在______处比较合理,理由是什么?
(5)甲镇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至少答两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