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黑素是一种内源性生物钟调节剂,在人体内由食物中的色氨酸转化得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色氨酸分子中存在氨基和羧基,可形成内盐,具有较高的熔点 |
B.在色氨酸水溶液中,可通过调节溶液的pH使其形成晶体析出 |
C.在一定条件下,色氨酸可发生缩聚反应 |
D.褪黑素与色氨酸结构相似,也具有两性化合物的特性 |
镍镉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
Cd+2NiO(OH)+2H2OCd(OH)2 +2Ni(OH)2
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材料是
A.Cd(OH)2 | B.Ni(OH)2 | C.Cd | D.NiO(OH) |
在N2(g)+3H2(g) 2NH3(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N2)=0.1 mol·L-1·s-1 | B.v(H2)=0.9 mol·L-1·s-1 |
C.v(NH3)=0.8 mol·L-1·s-1 | D.v(N2)=1 mol·L-1·min-1 |
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立刻泛起大量泡沫 |
B.在FeSO4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以防止Fe2+被氧化 |
C.温度过高对合成氨不利 |
D.常温下,将1mL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l00mL,测得其pH<5 |
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
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
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 |
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
下列说法中可以说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P(g)+Q(g)R(g)+S(g)在恒温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
B.P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
C.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共存 |
D.反应容器内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