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中的摩擦剂一般由CaCO3、Al(OH)3或SiO2组成。某小组对几种牙膏中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探究:
(1)根据上述信息,推测摩擦剂应具备的性质有
A.易溶于水 B.难溶于水 C.颗粒较大 D.颗粒较小
(2)已知A牌牙膏的摩擦剂是Al(OH)3,取少量牙膏样品,加水充分搅拌、过滤:
① 往滤渣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Al(OH)3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__。
② 往①所得滤液先通入过量CO2,再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
(3)已知B牌牙膏中摩擦剂可能含有一或两种物质,将此牙膏的摩擦剂溶于盐酸时,发现有不溶性物质。
① 对B品牌牙膏摩擦剂的成分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只有SiO2 假设2:可能有SiO2和CaCO3
假设3: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
② 请设计方案对B品牌牙膏摩擦剂的成分进行验证。填写下表。限选试剂: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
|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 步骤1: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成分搅拌、过滤,得滤液A和沉淀B。 |
|
| 步骤2: |
|
| 步骤3: |
|
(4)已知C牌牙膏中的摩擦剂为CaCO3,为测定CaCO3的质量分数,取20.0g牙膏样品溶于水后过滤,将所得沉淀溶于100mL1mol/L的盐酸(假设所得溶液体积不变),从所得的溶液中取20.00mL,用1mol/L NaOH溶液进行滴定,消耗NaOH溶液5.00mL,则C品牌牙膏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_(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在实验室里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有人设计下列实验图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C2H4和SO2。
(1)Ⅰ、Ⅱ、Ⅲ、Ⅳ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Ⅰ________;Ⅱ________;Ⅲ________;Ⅳ________(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 A.品红溶液 | B.NaOH溶液 | C.浓H2SO4 | D.酸性KMnO4溶液 |
(2)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3)使用装置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装置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5)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用下图所列各种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
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是(填装置的编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
A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②中所装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_____,可以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____
(5)装置③中所盛溶液是_______________,可以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___。
(11分) 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用三支试管、水槽、胶塞、导管、酒精喷灯及其它必要的仪器和物品,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
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1)试管A中装的试剂是;试管B中装的试剂是。
(2)试管C中收集气体的方法叫作;收集的气体是(填化学式)。
(3)如果要在气体导出管口点燃该气体,则必须对该气体进行。
(4)该同学欲确定反应后A试管中还原铁粉是否完全反应,其中的固体成分有哪些,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以下各空填化学式)
①待A试管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稀硫酸得溶液x;
②取少量溶液x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说明A试管中固体物质一定有,若溶液未变红色则说明A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
(5)该同学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结果溶液未变红色,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做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步骤”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
| ②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
| ③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
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
| ④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
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
| ⑤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
| ⑥向A1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
F.生成淡黄色沉锭。 |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和②③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内容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 实验现象(填A~F) |
(2)实验②。
(3)实验③
(16分)
(I)氧化还原反应Cu+2AgNO3=Cu(NO3)2+2Ag可设计成一个原电池,
写出两个电极上的电极反应:负极: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
(II)已知NaHCO3水溶液呈碱性:
(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HC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2) NaHCO3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III)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 物质 |
A |
B |
C |
| 初始浓度/mol•L—1 |
0.020 |
0.020 |
0 |
| 平衡浓度/mol•L—1 |
0.016 |
0.016 |
0.0080 |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用A、B、C表示物质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
(3)该温度下,若将A和B各0.10mol的气体混合物充入10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10s末达到平衡,则用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