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4月一模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某小组对Cu与浓HNO3的反应进行研究。记录如下:
I.Cu与浓HN0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II.探究实验1中溶液A呈绿色而不是蓝色的原因。
(1)甲认为溶液呈绿色是由Cu2+离子浓度较大引起的。乙根据实验记录,认为此观点不正确,乙的依据是 。
(2)乙认为溶液呈绿色是由溶解的NO2引起的。进行实验2:先将NO2通入B中,再鼓入N2。结果证实假设成立。则以上两步操作对应的现象分别是 、 。
(3)为深入研究,丙查阅资料,有如下信息:
i.溶有NO2的、浓HNO3呈黄色;水或稀HNO3中通少量NO2溶液呈无色。
ii.NO2溶于水,会发生反应2NO2+H2O =HNO3+HNO2HNO2是弱酸,只能稳定存在于冷、稀的溶液中,否则易分解。
iii.NO—2能与Cu2+反应:Cu2+(蓝色)+4 NO2-Cu(NO2)42-(绿色)
据此,丙进一步假设:
①可能是A中剩余的浓HNO3溶解了NO2得到的黄色溶液与Cu(NO3)2的蓝色溶液混合而形成的绿色;
②可能是A中生成了Cu(NO2)2—4使溶液呈绿色。
丙进行如下实验:
①亚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请用平衡原理解释加入稀H2SO4后绿色溶液变蓝的原因: 。
(4)根据实验得出结论:实验l中溶液A呈绿色的主要原因是 ,请依据实验现象阐述理由: 。
有下列实验装置如图:
示意图中A是简易的氢气发生器,B是大小适宜的圆底烧瓶,C是装有干燥剂的U形管,a是旋转活塞,D是装有还原铁粉的反应管,E是装有酚酞的试管。
实验前先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先关闭活塞a,并取下烧瓶B;向A中加入一定量适当浓度的盐酸,产生氢气。经必要的“操作”〔见问题(2)〕后,在导管的出口处点燃氢气,然后如图所示套上烧瓶B,塞紧瓶塞,氢气在烧瓶中继续燃烧,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D中的还原铁粉,待B中氢气的火焰熄灭后,打开活塞a,气体通过反应管D进入试管E中,使酚酞试液呈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PGN0035B.TXT/PGN>____。
(2)点燃氢气前必须进行____操作,进行该操作的方法是____。
(3)写出B、D中分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中_______________
D中________________
(4)C中所盛干燥剂的名称是____;该干燥剂的作用是____。
有A、B、C、D、E、F六瓶未知溶液。它们是MgSO4、BaCl2、(NH4)2CO3、AgNO3、HBr和NaOH。为了鉴别,各取少许溶液进行两两混合试验,结果如右表。表中“↓”表示有沉淀或生成微溶化合物,“↑”表示有气体生成,“—”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变化。由此可判断:
A是____B是____C是____
D是____E是____F是____
在75℃左右,用HgSO4做催化剂,乙炔可以水化为乙醛。但HgSO4遇到某些特定物质常会发生催化剂中毒而失去催化作用,H2S就是其中一种。现用乙炔水化法,只用块状电石、浓硫酸、水、NaOH溶液,氧化汞粉末五种物质制乙醛,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开始时,仪器A中盛放电石,B中应装入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
(2)仪器D中盛放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_。
(3)蒸馏烧瓶F中应加入氧化汞和另外两种试剂,若将三者分别直接加入,请按加入的先后顺序写出包括</PGN0030B.TXT/PGN>氧化汞在内的各试剂的名称:____;将HgO加入F中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
(4)装置图中,加热F的方式叫____;所选用温度计G的量程表示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0℃~50℃
B.0℃~100℃
C.0℃~200℃
D.50℃~100℃
E.0℃~360℃
(5)检验乙醛已制出的操作,现象是:____。
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煤所产生的混合气,其主要成份是CO、H2,还含有CO2和水蒸气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如图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中含有CO和H2。
(1)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的代码字母)
混合气→()()接()()接()()接()()接()()。
(2)确认混合气中有H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A是一种酯,分子式是C14H12O2,A可以由醇 B跟羧酸C发生酯化反应得到。A不能使溴(CCl4)褪色。氧化B可得C。
(1)写出A、B、C的结构简式:
A____,B____,C____。
(2)写出B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它们都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____和____。</PGN0022B.TXT/P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