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时,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转换高倍物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的细胞,不可能的原因是( )
A.物体不在视野中央 |
B.切片放反,盖玻片在下面 |
C.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 |
D.未换目镜 |
在光照最强的夏季中午,叶肉细胞内的C3、C5和ATP的含量变化情况依次是()
A.升、降、升 | B.降、升、升 |
C.降、升、降 | D.升、降、降 |
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如果它在这两种呼吸过程中消耗等量的葡萄糖,那么,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产生的CO2之比为 ( )
A.1︰2 | B.2︰1 | C.3︰1 | D.1︰3 |
如图是某同学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在透明的容器B中放入湿润的种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照条件下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是因为光照下种子的呼吸作用旺盛 |
B.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产生的 |
C.在黑暗条件下,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 |
D.在光照条件下,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混浊 |
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
B.b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 |
C.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向右移 |
D.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表示该植物处于25 ℃环境中,则将温度提高到30℃ 时,a点上移,b点左移,d点下移 |
下图表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把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他部分见光。一段时间后,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本实验说明( )
①光合作用需要CO2②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⑤光合作用需要光
A.④⑤ | B.①③ | C.②⑤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