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脉孢菌是一种真菌,约10天完成一个生活周期(见下图),合子分裂产生的孢子是按分裂形成的顺序排列的。请分析回答:
(1)从合子到8个孢子的过程中,细胞核内的DNA发生了____次复制。上图中8个子代菌丝体都是____(单倍体,二倍体)。若要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细胞,染色后可通过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 来判断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
(2)野生型脉胞菌能在只含水、无机盐、蔗糖和维生素的基本培养基中生长。研究人员用X 射线照射野生型脉孢菌孢子,经选择培养获得了三种营养缺陷型突变菌株(如下图)。
(注:×表示不能产生相应的酶,而精氨酸是脉胞菌正常生活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①如果培养B突变型脉胞菌,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 。
②欲证明A突变型菌株的酶缺陷是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造成的,应让该突变型菌株与 杂交,根据 定律,预期其后代(孢子)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若实验结果与预期一致,则说明A突变型菌株的酶缺陷是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造成的。
(3)上图中顺序排列的8个孢子中,如果第一个与第二个性状不同,原因可能是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了 (填选项字母,可多选);如果第二个与第三个性状不同,原因可能是合子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____(填选项字母,可多选)。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和茎生长的影响。看图回答问题。
(1)曲线AB段表示
。
(2)曲线中B点生长素浓度表示
。
(3)曲线BC段表示
。
(4)两曲线交点D的生长素浓度表示
。
下图是生长素作用与其浓度关系图。课本上说:“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这与其浓度有一定的关系。”看图理解这句话,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段明显促进植物生长,则该范围的生长素浓度为(高、低)浓度。曲线段促进生长作用明显降低。曲线段抑制植物生长,则该范围的生长素浓度为浓度。
(2)向光生长的幼苗,其背光面生长素浓度于向光面,于B点。
(3)具有顶端优势的植物,其侧芽生长素浓度于顶芽,于B点甚至C点。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生活感受:夏天,做熟的食品很快就会腐败变质,俗称“变馊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做熟的食品里生出了无数细菌。食品中的这些细菌是从哪里来的呢?是由食品自然产生,还是来自于空气?对此,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1822~1895)进行了认真地研究。
巴斯德把新鲜、清澈的肉汤分别装入甲、乙两个玻璃瓶里,然后把甲瓶的瓶颈烧软,并拉成鹅颈似的弯曲细长的形状,把乙瓶的瓶口敞开。随后他再次煮沸瓶内的肉汤。
观察发现,乙瓶内的肉汤很快就腐败变质了;而甲瓶,尽管肉汤通过弯曲细长的瓶颈与外界相通,但4年后,瓶内的肉汤仍然新鲜如初。后来他又反复做了几次类似的实验,都得到了相同的实验结果。
怎样解释这一实验结果呢?巴斯德认为,纯净的肉汤是永远不会自然生出细菌的,使肉汤腐败变质的细菌来自空气。。
分析材料中所述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⑴研究生物学最基本的方法有观察法和实验法,材料中运用的是_____法。其基本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基本环节: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检验假设、得出结论。
⑵观察到的现象是:
⑶提出的问题是:
⑷实验设计了对照实验吗?
⑸装入甲、乙两瓶的肉汤为何要再次煮沸?
⑹实验研究的单一因素是
⑺得出的科学结论是
为“探究食盐对草履虫的影响”。请依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具,在给出的步骤的基础上完成实验方案并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和得出相应的结论。
实验原理:草履虫具有应激性,它对外界刺激能发生反应。
材料和用具:草履虫培养液、食盐、吸管、显微镜、载玻片、镊子、吸水纸
实验方案实施步骤:
|
①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吸一滴含有草履虫的培养液,滴在载玻片的左侧,右侧滴一滴不含草履虫的培养液,并将两滴培养液连通。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草履虫的运动状况。过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培养液的草履虫数量大致相等。(见示意图)(提示:实验排除食盐浓度因素的影响)
②下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回答(符号与文字全对才给分):
(1)图中结构1是 ;
(2)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车间”为[ ] ;
(3)结构5为 ,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4)细胞内有双层膜的结构又是细胞控制中心的是 ;
(5)如果B图为大葱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 ;
(6)B图细胞中没有,且与A图所示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是[ ] ;
(7)12所示的结构的化学组成为 和 ,它与染色体
的关系为同一物质在不同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8)合成酶的场所是[ ] 。
(9)若某细胞同时有AB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 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