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电子数之比为4︰3,Z原子比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Y、Z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一定是Z>Y>W |
B.W、X、Y、Z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可能是W>X>Y>Z |
C.Y、Z形成的分子的空间构型可能是正四面体 |
D.WY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是2︰1 |
对反应2NO2(g) N2O4(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在温度不变时,欲使[NO2] / [N2O4]的比值增大,可采取的方法是()
A.使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 | B.体积不变,增加NO2的物质的量 |
C.保持压强不变 ,充入N2 | D.体积不变,增加N2O4的物质的量 |
反应2X(g)+Y(g)2Z(g)在不同温度下(T1和T2)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T2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
B.T1>T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
C.T1>T2,逆反应为吸热反应 |
D.T1<T2,逆反应为放热反应 |
反应C(s) +H2O(g)CO(g) +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增加C的量 |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体系体积增大 |
有效碰撞是指()
A.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 |
B.反应物活化分子间的碰撞 |
C.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 |
D.反应物活化分子间有合适取向的碰撞 |
在下图所示装置中,试管A、B中的电极为多孔的惰性电极;C、D为两个铂夹,夹在被Na2SO4溶液浸湿的滤纸条上,滤纸条的中部滴有KMnO4液滴;电源有a、b两极。若在A、B中充满KOH溶液后倒立于盛KOH溶液的水槽中,切断K1,闭合K2.K3,通直流电,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中a为正极,b为负极
B.试管A中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C.一段时间后滤纸条上紫红色向C处移动
D.电解一段时间后,切断K2.K3,闭合K1,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偏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