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把发展看作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变革;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把发展理解为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演变进一步证实了( )
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②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③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电视剧《刘罗锅》中有这样一句歌词:“老百姓是那定盘的星”。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 )
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
③人民群众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客观标准
④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 A.①② |
| B.③④ |
| C.①④ |
| D.①②③ |
爱迪生试制白炽灯泡,失败了1200次.有人讥讽他一事无成.爱迪生则说:“我已经有了很大的成就,证明了1200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从爱迪生的回答可以看出
①人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深化 ②认识决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
③认识的真理性要靠实践来证明 ④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 A.① |
| B.①② |
| C.①②③ |
| D.①③④ |
毛泽东同志指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上述名言包含的哲理有( )
①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②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
③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④实践出真知
| A.①②③ |
| B.①②④ |
| C.②③④ |
| D.①③④ |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院推向前进。”这表明( )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 C.技术上的需要比大学研究更重要 |
|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
经国务院批准并授权,国家测绘局公布了2005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的结果:珠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844.43米,精确度为土0.21米。新的珠峰高度与1975年的数据相比“矮”了3.70米。但人们对珠峰的高度测量却更加准确了。据此回答
国家测绘局公布珠峰新高程,原有数据停止使用,这体现了国家的
| A.经济职能 |
| B.主权属性 |
| C.阶级属性 |
| D.社会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