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2007-2011年A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情况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增加值(亿元) |
595.93 |
735.4 |
807.96 |
1056.09 |
1256.74 |
占GDP比重(%) |
3.2 |
3.4 |
3.5 |
3.8 |
4.0 |
注1: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多在10%以上,美国25%左右,日本20%左右,欧洲15%左右;
注2:2007-2011年,A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同期GDP增长速度为15%左右;
材料二:
近年来,A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内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入推进体制创新,推动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鉴于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突出的作用,省委省政府确定了“十二五”期间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提出要推动A省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实现从大到优、从大到精、从大到强的转变,既注重数量和规模的扩张,更注重结构和质量的改善。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力争达到7%。
据专家分析,A省文化产业仍面临以下几大问题:首先,文化产业的发展仍不成熟,从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来看,美国高达25%,而A省只有4%;其次,文化产业发展质量不高,品牌少,含金量不足、产业影响力不足;第三,政府主导投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民间资本进入效应未充分显现。这实际上是当前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不足和市场规范缺失所造成的。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出来的经济信息。并结合上述材料信息,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知识分析A省应如何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有关知识分析A省重视文化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在现场,习近平总书记定义了“中国梦”:
“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
“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
材料四:
进入21世纪,中共中央提出了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三部曲:第一部曲,用20年时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部曲,再花30年时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部曲,在整个21世纪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有关知识分析党中央提出的“中国梦”。
(4)结合材料并运用政党制度有关知识,分析党在“中国梦”的实践中应该如何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材料一 读表:我国国有经济在各领域销售收入中所占比重(截至2011年7月)
石化 |
石油 |
电力 |
汽车 |
冶金 |
铁路 |
兵器 |
船舶与航天 |
69.3% |
92.1% |
90.6% |
72.5% |
64.4% |
83.1% |
99.5% |
84.5% |
(1)结合材料一谈谈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材料二 截至2012年上半年,某省私营企业达到19.83万家,个体工商户达到79.36万户。“十一五”期间,该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年均递增15.2%,占该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43.3%提高到2010年的49.5%,已成为该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重要生力军。
(2)你认为在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如何处理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某中学高一22班学生利用假期围绕就业问题开展了一系列调查。
材料一同学们通过上网查询,获取了以下数据:
表一、我国人口增长(单位:亿人)
总人口 |
劳动年龄人口 |
|
2000年 |
12.72 |
7.75 |
2010年 |
13.4 |
9.7 |
2020年 |
14.43(预计) |
10(预计) |
表二、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单位:万人)
1995年 |
1999年 |
2005年 |
2010年 |
|
人数 |
520 |
586 |
681 |
834 |
失业率 |
2.9% |
3.1% |
3.6% |
4.2% |
材料二制约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几大因素
制约就业 的因素 |
具体表现 |
观念因素 |
93%的大学生不选择毕业后创业 |
区域因素 |
78%的大学生不愿意毕业后去西部就业 |
能力因素 |
55%的大学生素质不能适应社会需要 |
信息因素 |
29%的大学生不能及时、准确掌握就业信息 |
(1)同学们所搜集的资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问题?
(2)结合材料一、二,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2010中国(陕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于9月26日至27日在西安举办。本届论坛以“中国非公有制经济成长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题,研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推动非公有制企业交流合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国家为什么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材料一浙江民营企业多年来一直担当着突破中国行业准入“壁垒”的探路者角色。近年来,浙江的民间资本如潮水般涌向电力、路桥、公交、航空等昔日“禁区”,一次次展示了浙江民间资本的实力和潜力。
材料二浙江省工业产值中比重只有11.5%的国有企业却牢牢控制了能源、交通、通讯和重要材料等工业领域,使国有经济的质量和控制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国有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不是互相排斥,而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个奇特现象被称为“浙江现象”。
(1)两则材料体现了我国在经济上形成了一种什么结构?
(2)根据材料一回答:利用民间资本投资对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
(3)怎样看待材料二所述“浙江现象”中的国有经济?
经过3年的努力,小王终于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在开学前他打算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以备学习之需。商场购物时他主要考虑了两点:一是自己买电脑只是为了日常学习和信息的查询,所以配置要求不宜过高;二是自己家庭条件虽然不错,但毕竟开学后要有一笔不小的学费支出,所以,价格也不宜过高。最后,小王买了一台配置较高、价格适中的笔记本电脑。
回答:请你对小王的消费心理做出评价,并说明如何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