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前行,虽然出现过严重失误,但最终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让我们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起步】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1)我国制定了哪一计划改变了材料一中的落后现象?
【制度确立】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一组图片反映的是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的什么事件?
【出现失误】
材料三 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喜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3)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严重失误。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事件?
【拨乱反正】
材料四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的“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指什么?
【以史为鉴】
(5)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历史上的欧洲,曾遭受数次战争的蹂躏。战争带来了灾难,引起了人们深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千余年来,欧洲大陆纷争不已……1870~1945年主要发生在法德之间的几场大战导致了欧洲的分裂。
(1)材料一中“导致了欧洲的分裂”的大战主要有哪些?
材料二每一政府保证对与各政府作战的轴心国成员及其仆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每一政府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宣言》的发表有什么重大意义?
材料三2003年3月10日,一位哈佛大学教授发表文章指出:“……法德两国共同推动的欧洲联合,一直到现在对整个欧洲有强大的吸引力。”
(3)材料三中的“欧洲联合”指什么?有哪些积极作用?
(4)综合上述内容,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指的哪四次侵华战争?
(2)材料二中,“师夷长技”指的是什么事件?“变法维新”指的是什么事件?
(3)材料二中,“人们举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的领导者是谁?今年(2015年)是该事件发生多少周年?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国近代抗争和探索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至于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做榜样。”
----外交部部长王毅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1)一战前,以德英为首分别建立哪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
(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图表。
战争名称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起止时间 |
1914——1918年 |
1939——1945年 |
交战双方 |
同盟国、协约国 |
轴心国、反法西斯同盟 |
转折点 |
凡尔登战役 |
|
性质 |
||
结果 |
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
世界人民取得反法西斯胜利 |
国际关系格局 |
(3)今年是甲午年,1894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这场战争对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4)你认为日本应向今天的德国学习什么?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图片说明:图片1乌克兰局势动荡,冲突不断。图片2克里米亚决定加入俄罗斯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俄罗斯总统普京作出强硬回应。图片3奥巴马:普京!站住!你给我回来,别逼我强硬地谴责你!
(1)19世纪中期,美、俄两国分别面临主要社会问题是什么?其中俄国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2)美苏关系二战时到二战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举例说明。
(3)二战后初期,美国对苏联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它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表现分别是什么?
(4)当今世界格局朝着什么趋势发展?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国能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下列是一组反映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图片,请仔细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将图中资料字母填在相应的括号内。属于洋务运动的是();属于戊戌变法的是();属于辛亥革命的是();属于新文化运动的是()。
材料二:今年是甲午年。120年前的甲午,中华民族国力孱弱,导致台湾被外族侵占。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给两岸同胞留下了剜心之痛……近60多年来,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我们同属一个国家、同属一个民族从来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因为我们的血脉里流动的都是中华民族的血,我们的精神上坚守的都是中华民族的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孙中山先生的夙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夙愿,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夙愿。我们说的中国梦,就是这个民族夙愿的生动表述。
——摘自《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120年前,台湾是由哪个条约被谁侵占?
(3)中华民族国力孱弱,主要是由于当时的中国政府实行了哪一政策导致的?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概括出中国梦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