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11分)
材料一:日本人和中国人大不相同,他们已有能力使西方技术适应他们的需要,有能力建立一支有效的军事力量。在达到其他东方国家当时所不能达到的水平之后,日本这时便迫使朝鲜接受一些内容不十分明确的要求,而中国也声称对朝鲜拥有宗主权。两支军队发生冲突,l894年8月,中日双方正式宣战。中国军队又轻易被击溃,l895年4月,北京被迫接受了《马关条约》。条约的条款要求中国赔款,承认朝鲜独立,割让一些领土给日本。日本人的战争给中国的傲慢和自满以毁灭性的打击。这个大帝国在受轻视的、配备以现代战争武器的邻国面前显得十分无能。
材料二:1870年,英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31.8%,德国仅占l3.2%。但到1914年时,英国工业产量所占的比例却已下降到14%,而德国的产量则略微上升到l4.3%,稍大于英国所占的比例。1871年德国要求建立一个与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相称的帝国,把目标对准了葡萄牙、荷兰和比利时这样一些小国的富裕的殖民地,并坚决认为德国还必须拥有“显要的地位”。但是德国人发现,他们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受到了英国辽阔的殖民地的阻挡;他们痛骂英国人是站着茅坑不拉屎的自私鬼。
材料三:2014年3月8目,外交部长王毅谈中日关系时强调“2014不是l914,2014更不是l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作榜样。”
(1)材料一、材料二中双方的矛盾最终导致的战争分别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日本能够战胜当时的中国的原因有哪些?(2分)这次战争的结果对中国产生的恶劣影响是什么?(2分)
(3)综合上述材料一、二,日本与德国极力扩张共同目的是什么?(2分)
(4)“2014不是l914,2014更不是1894”,我国发出这一强音彰显了中国捍卫主权的决心和勇气。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中国发出这一强音的“底气”是什么?(3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日建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通过公民抽签,都可以担任各种官职;公民大会决定国家的一切大事,任何公职人员不能专政;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给工资或补贴,以便贫苦公民广泛参政。
材料二:一切土地改归国家所有,政府把国有土地按一定面积划分,授予农民。土地不准买卖,死后归还。每六年授田一次。改革行政制度,建立起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
材料三: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土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1)判断上述三则材料中的改革分别发生在历史上哪三个国家?
(2)材料二中的改革内容是仿效哪国的制度?该改革对该国有何重大意义?
(3)材料三中改革对西欧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综上,对改革有何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3世纪,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国生活多年,他把在中国的所有见闻口述成一本书,该书向西方人展现了瑰丽迷人的东方文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材料二:……中国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元代。蒙古军队在大举征战的过程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到了中亚、西亚和欧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及的意大利商人是谁?
(2)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古代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哪些方式?请各举一例除材料外能表现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史实
(3)“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的态度。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B、C所代表地域哪些是古希腊的著名城邦,请写出他们的名称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的是位于哪个国家的世界文化遗产?
(2)该文化遗产的功能是什么?
(3)该文化遗产在所在文明中的地位怎样?


宗教名称
创建的时间和地点
创建者
基本教义
经典

佛教
前6世纪
古印度
乔达摩·悉达多
(释迦牟尼)
宣扬因果报应,提
倡禁欲修行等

《三藏》

基督教
1世纪前后
巴勒斯坦、小亚细亚

相传是耶稣
崇拜上帝,忍受苦
难,相信天堂地狱

《圣经》

伊斯兰教
7世纪
阿拉伯半岛

穆罕默德
崇拜安拉,相信天堂反地狱

《古兰经》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写 “A”: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意思的,请写“B”;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写“C”。
(1)佛教是最有影响力的世界性宗教之一。( )
(2)三大宗教都创建于亚洲。( )
(3)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在教义上有共同之处。( )
(4)基督教是创建时间最早的宗教。( )
(5)伊斯兰教尊释迦牟尼为先知,把《圣经》作为经典。(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