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杨同学做“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具体过程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如果将(1)(2)(3)这三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那么10分钟后,取出并加碘液,摇均,不变蓝的是             .
(2)(1)和(2)的结果对比说明       中含有      ,它能消化淀粉;(1)和(3)的结果对比说明        的作用能促进淀粉的消化.
(3)如果将(2)号试管的清水改成唾液,然后将(1)号和(2)号试管分别放入37℃和80℃的水中,10分钟后取出.冷却后加碘、摇均,能变蓝的是      .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步骤如下,请分析回答:
 ①将长势、大小相同的两株天竺葵放在暗处2天后,分别置两瓶内密封瓶口,设为A、B瓶;
 ②将A瓶移到光下6—7小时,B瓶仍放在暗处(图一);
 ③取下玻盖,将点燃的蜡烛分别伸入A、B瓶(图二);
 ④取A、B瓶中大小相同的两片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脱色;
 ⑤取出脱色的叶片漂洗,滴加碘液。
 (1)步骤①暗处理的目的是把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
 (2)步骤②中A、B瓶构成一组实验,其变量是
。
 (3)步骤③,伸入A瓶的蜡烛燃烧更剧烈,说明瓶中富含(气体),这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伸入B瓶的蜡烛熄灭,说明瓶中缺少上述这种气体,该气体是被植物的作用消耗掉的。
 (4)步骤④将叶片脱色,指的是脱去叶绿体中的。
 (5)步骤⑤滴加碘液后,摘自A瓶的叶片会变蓝色,摘自B瓶的叶片不变蓝色,
 这不仅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还说明光合作用的条件需要。
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如下,请分析回答:
 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
 ②将叶片B用透明塑料袋包扎(如图所示),塑料袋内放入适量的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③将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移到阳光下2小时后摘取叶片A和叶片B;
 ④把叶片A、B分别进行水浴加热后漂洗;
 ⑤漂洗后分别对叶片A、B滴加碘液。
 (1)步骤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     运走耗尽。
 (2)叶片A滴加碘液后绿色部分变为色,非绿色部分变为棕黄色,说明绿色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物是,该实验的变量是有无,绿色部分与非绿色部分形成了实验。
 (3)叶片B滴加碘液后没有变蓝,是因为缺少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
 (4)步骤④水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
右图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示例【④】镜筒)
 (1)对光时,要转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选择一个合适的光圈正对通光孔,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并转动【】,直到看到一明亮的视野。
 (2)观察时,将玻片用压片夹固定后,首先要从面看着【】,然后转动【】,使镜筒慢慢下降,直至物镜接近玻片为止。
 (3)如果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观察物,为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不在视野中央,而是在视野的右上方,应该把玻片向移动,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
生态系统及稳定性的探究
 探究目的:初步学会观察和研究人工生态系统。
 实验材料:
 带瓶塞的透明玻璃瓶、凡士林、金鱼藻、绿萍、虾、螺蛳、细沙、河水、不透光的盒子。
 实验装置如图8所示(将A、B瓶置于有光条件下,C瓶用不透光的盒子罩住)。
 请回答: (1)针对“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影响吗?”这个问题,请你作出假设:。
 (2)对(1)所提出的问题,应选择瓶与B瓶进行对照实验。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______________开始的。
 (4)在A、B、C三个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维持时间最长的应该是瓶。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探究的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填“能”或“不能” )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为什么?。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 环 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5)结论: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的环境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