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1972年至1985年中美贸易状况表»,对下表内容解读不当的是
| 时间 |
美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
| 1972年 |
60 |
32 |
| 1975年 |
304 |
156 |
| 1980年 |
3755 |
1059 飞 |
| 1985年 |
3855 |
3840 |
A.1980年之前中美贸易总体呈现低水平增长趋势
B.1980年中美贸易总额大幅增长与中美建交有关
C.80年代中国实施对外开放致对美出口增长迅猛
D.80年代美国经济"滞涨"致对华出口几无增长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 A.参加科举考试 | B.等待朝廷察举 | C.投笔从戎戍边 | D.投作官吏 |
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中最突出的影响是
| A.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 | B.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有效管理 |
| C.有利于明朝民族分化政策的实施,巩固统治 | D.各族人民统一在中央政权的管辖下 |
行省制度创立于
| A.唐朝 | B.北宋 | C.南宋 | D.元朝 |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行程
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 A.三公九卿制 | B.三省六部制 | C.郡县制 | D.内阁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