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体现了历史的变迁,承载了时代的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清朝秀才李毓秀作,“总叙”部分是: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材料二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1901年初版),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
“电”的解释:“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日电”。
“雷”的解释:“阴阳二电摩荡空际,鼓击而成声者为雷。”
“议”的阐述:“谓欲事合于义,必群相论议也。因引中为风议谏议之议。今中国有事上闻,辄归部奏;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院公议。”
材料三 下列是不同时期历史教科书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版:“(洋务运动)继续镇压中国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是用外国资本主义的技术巩固封建统治”。
岳麓书社2004年版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中包括:“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1)材料一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该书的特点,并分析其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3)材料三的观点体现了哪两种史观?请运用这两种史观,简评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2年盛宣怀为李鸿章拟写的《轮船章程》中这样写道:“与其听中国之利权全让外人,不如藩篱自固。”他向李鸿章表达自己的宏愿:“必当助我中堂办成铁矿、银行、邮政、织布数事,百年之后,或可以姓名附列于中堂传策之后,吾愿足矣”。同时建议“非商办不能谋其利,非官督不能防其弊”。
材料二 19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民间工商业者独立投资能力和愿望的增强,官督商办组织形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洋务企业中的“官权”与商人的“求利”要求不断发生冲突。1893年,李鸿章委任盛宣怀恢复焚毁后的上海织布局,盛宣怀提议改“局”为“厂”,以示商资商办之意,名为“华盛纺织总厂”。 1902年,他为改变“华商向无会议公所,涣散小群”的局面,他主持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商会性质的上海商业会议公所,为工商界独立处理商务,提高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付诸了实际行动。
——以上材料均摘自张庆峰《论盛宣怀的实业思想及其实践》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盛宣怀的实业思想及其实践的历史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盛宣怀实业思想的变化及其原因。
阅读下关于中东战争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色列前总理伊扎克•拉宾1967年组织和指挥了“六•五”战争,取得了夺取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戈兰高地、西奈半岛和东耶路撒冷的“辉煌战绩”,成了以色列的“民族英雄”。拉宾在1992年第二次出任以总理后积极致力于实现中东和平。1994年,他与佩雷斯和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1995年11月4日,拉宾被右翼极端分子暗杀,终年73岁,成为以色列建国后第一位被国内反对势力暗杀的总理。
材料二:我们今天用响亮而又清楚的声音对你们说:血和泪已经流够了,够了!我们无意报仇,我们对你们不怀怨恨?我们和你们一样,是正常的人,是想建造房屋?种植树木?谈情说爱以及与你们一起生活的人?今天,我们正给和平一个机会……
——1993年9月13日以色列总理拉宾在华盛顿的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拉宾在中东问题上主张的转变及其原因。
(2)你认为在目前阶段,拉宾所追求的中东和平有可能实现吗?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没有充分准备的人民自行动手从事全面改革,不可能不毁掉一切。专制君主本来可以成为危险较小的改革家。对我来说,当我考虑到这场革命摧毁了那样多与自由背道而驰的制度、思想、习惯,另一方面它也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
——托克维尔(法国)《旧制度与大革命》
材料二中国的这一危险形势也影响了居统治地位的士大夫。不过他们是被倾向于改良而非倾向于革命的……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这种观点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激进的广东学者康有为,他以其论著《孔子改制考》而震惊同僚。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托克维尔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试结合英法革命的史实分析观点形成的依据。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托克维尔和康有为在社会变革方面的共同思想倾向。谈谈你对该倾向的看法。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汉武帝元鼎二年“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后来汉武帝颁布“非正与乱妻妾位之律”, 规定:如果正妻无子,则除国为郡,庶子再多也不能继承王位。武帝元鼎五年突然检查诸侯王的祭祖贡金,“不如斤两,色恶,王削县,侯免国”,免黜了大批王侯爵位。
材料二汉武帝时的“左官律”规定:如果诸侯犯罪,为诸侯服务的官员要连坐。“阿党法”规定:中央给诸侯派傅相等官,如果诸侯有罪而傅相没有举报,则傅相有罪,重至弃市。“附益法”规定:朝廷大臣交结诸侯并帮助诸侯获得不正当利益的有罪,重者弃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2)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有哪些特点?分析这些措施对西汉政治有什么影响。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大运河是“活着的、流动的文化遗产”。
读图,从中提取两项有关隋、元大运河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予以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