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据《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绝大部分网站提供电子公告服务,网站论坛、手机微博等方式日渐成为公民表达诉求、进行监督的一个重要渠道。一项调查显示: 87.9%的网民 “非常关注网络监督”,93.3%的人表示“会通过网络揭发社会不公”。对于公民的网络监督行为,国家也给予了高度关注。
材料二 网络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并非每个公民的民意表达都是趋于理性和真实的建设性言论,网络监督还存在着侵犯隐私权、虚假信息、扭曲夸大、攻击诽谤等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家高度重视网络民意表达,保障网络监督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谈谈公民应该如何负责任的行使网络监督权利
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中央领导同志在宗教团体领导人座谈会上指出:“正确处理好宗教问题,最重要的是正确理解和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在处理我们与宗教界朋友之间的关系时,‘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的原则。”
(1)运用政治常识简要回答,中国共产党主要是通过哪些制度和途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
(2)如何理解“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的关系?
材料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新的部署,它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顺应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材料二:《决定》指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依据材料,从经济学角度回答:
(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我国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意义。
(2)如何彻底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
2010年,全国各地水价“涨声一片”,围绕着新一轮水务改革亦产生了不少争论。某校高三同学围绕“水价的形成和水务改革”开展探究活动,现邀请你参与活动。同学们通过调查发现,某网站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激烈讨论:
甲方:水资源费之前价格是比较低的,水价不上调,实际付出的是环境代价和人们的健康代价。
乙方:水作为生活必需品要充分考虑居民的承受能力,其价格的调整需审慎稳妥,不可盲目一刀切。
同学们通过探究发现:本轮水价上涨的讨论多了一个新话题,水价上涨与洋水务的大举进入是否相关?已经有相当多的媒体认为洋水务是水价上涨背后的推手,水制改革应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
(1)你是赞成甲方还是乙方观点?请结合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理由并就水价形成谈谈自己的看法。
(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在水制改革中怎样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取向?
材料:2010年4月6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应该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科学发展新要求和当前发展阶段新特征结合起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如何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看法?
材料一:近年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我国价格上涨压力持续加大,特别是一些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粮油、蔬菜等农副产品价格上涨较快,譬如绿豆、大蒜、生姜的价格曾一路飙升,直逼肉价。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0年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4.4%。物价上涨,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成本。
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11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价格形势,研究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稳定市场价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抑制价格上涨势头,切实保障群众生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11月21日,国务院就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副产品供应、健全价格监管法规、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等出台16项措施来稳定物价。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我国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抑制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势头的必要性。
(2)从经济常识角度说明我国政府应怎样抑制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