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据《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绝大部分网站提供电子公告服务,网站论坛、手机微博等方式日渐成为公民表达诉求、进行监督的一个重要渠道。一项调查显示: 87.9%的网民 “非常关注网络监督”,93.3%的人表示“会通过网络揭发社会不公”。对于公民的网络监督行为,国家也给予了高度关注。 
材料二 网络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并非每个公民的民意表达都是趋于理性和真实的建设性言论,网络监督还存在着侵犯隐私权、虚假信息、扭曲夸大、攻击诽谤等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家高度重视网络民意表达,保障网络监督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谈谈公民应该如何负责任的行使网络监督权利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围绕这一话题,某校高三一班同学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深入探究,让我们参与其中。
【中国梦·民族梦】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1)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的道理。
【中国梦·我的梦】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会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每个中国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2)请从人生价值实现的角度,说明实现“中国梦”与“人生出彩”的关系。
【中国梦·世界梦】
中国梦的提出,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走向复兴的中国会带给世界什么?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而不是威胁,它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终将完成民族复兴的伟业,并将为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提供重要保障。
(3)请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为上述观点注解。

(10分)【思想政治——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巨大的道德进步,也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伦理冲突。我们必须自觉遵守科技伦理和环境准则,让科技和环境造福于人类。
(1)找出下列领域与伦理准则之问的对应关系(将对应的字母标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4分)

领域

准则
①生命科技
A.把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与人类福祉相结合的原则
②网络科技
B.尊重自然的原则
③科学技术
C.保护公民个人隐私
④环境
D.自主原则、安全原则


(2)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科学家林俊德,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身上闪烁着怎样的科学精神?(6分)

(10分)【思想政治——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当今世界,各国的政体多种多样,没有哪两个国家的政体是完全一样的。
(1)找出下列国家与政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对应的字母标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4分)

国家

政体
①中国
A.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②美国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英国
C.半总统半议会制
④法国
D.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2)党的十八大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从国家政体角度看,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14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某校高三(2)班同学开展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1)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8分)
材料三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美好的梦想是发展的奋斗目标,也是前进的强大动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求真务实”才能实现“中国梦·我的梦”。
(2)据材料从哲学上说明,为实现梦想我们应如何做到“求真务实”?(6分)

(24分)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正确抉择。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继续全面推进各项改革。某校高三(1)班学生围绕“推进改革”这一主题展开讨论,请你参与。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表

年份
项目
1979年
2000年
2012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6175
89404
519322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83.4
2253
791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647
6280
24565


注:2013年2月3日,国务院批转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并指出: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的战略部署,要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扎实基础。
(1)揭示表显示的经济信息,并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10分)
材料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重点围绕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实行铁路政企分开,整合加强卫生和计划生育、食品药品、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海洋、能源管理机构。
(2)据材料运用政府的知识,说明推进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依据。(8分)
材料三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这是自我革命,会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但这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国务院机构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止步不前。
(3)结合材料,分析国务院机构改革如何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