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韩剧、美剧风靡,外来文化对“80后”、“90后”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的本土文化是否会受到冲击?这一话题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持续发酵,不少代表、委员就此展开热议。有人担忧,有人乐观。
担忧者认为:
“文化自尊与文化自信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文化的自尊何来文化的自信,没有文化的自信又何来文化的自尊。国产电视剧引不起国人的关注,韩剧被引进国内,却受到了热烈追捧。”
“中国传统文化在近20年急剧地流失,几百种传统戏剧,几乎是以每几天消失一种的速度在走向死亡。一旦传统文化流失,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价值观也就缺失了,空出来的位置就留给了外来文化。”
“改革开放以后日剧、韩剧、欧剧、美剧都进来了,这个领城的教化,是潜移默化完成的,如果现在国产电视剧和电影还是只想着收视率、赚钱,可能到时候就来不及了,因为一代年轻人都接受了外来文化。”
……
乐观者认为:
“国外的文化在国内流行是一种自然现象。韩国的鸟叔引来美国士兵的模仿,风靡一时之后,‘style’风也就过去了。披头士乐队当时也是到美国之后才逐渐流行起来的。这说明,开放的世界是流通的,这并不可怕。”
“韩剧在国内有众多粉丝是很正常的事,虽然有冲击,但没有必要恐慌,国内的电视剧、电影行业也发展得很好。这种冲击是很有意思的,能刺激中国电视剧市场的发展。”
“这个非常好,让我们做影视的有压力,不好糊弄。老是片面看票房在升高,那个没有意义,不提高内在的质量,没有持续发展空间。”
……
(1)就外来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你是乐观还是担优?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闸明理由。( 8 分)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是怎样看待外来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的。 ( 14 分)
(3)文化发展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要使这条大河水道畅通,水清质美,就必须把握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请就如何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提两条建议。 ( 4 分)
材料一:近年来,广东省的一些城市开展城市精神的讨论与提炼,如惠州市将“崇文厚德,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包容四海,敬业乐群”等三种提法纳入城市精神;深圳市将市民精神提炼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这些城市精神既富有时代特色,又展示了城市自身的文化内涵。
材料二:某市委书记在参加讨论时指出“城市的发展最终还是以文化论输赢”,并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要把文化建设作为做大做强城市的强大推动力。只有繁荣的经济而没有昌盛的文化,只有物质的丰富而没有文化的全面发展,就称不上“全面小康”。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2)结合材料二,联系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各级党委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
城镇化过程是—个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据有关专家预测,在我国,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约有20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生活、就学、就业。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推进城镇化。
有人认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就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材料一:据有关调查统计,中国国内动漫的需求还局限在青少年和年龄更低的儿童这两大群体之中。动漫产品消费的普及度还远远不够,尤其以低龄儿童为主要消费群体的消费结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国内动漫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材料二:在中国电玩动漫展览会上,与会者大多主张通过打造专业的动漫平台,为我国动漫企业提供与国内乃至国际动漫主流交流经验、谋求发展的机会,引导动漫企业在动漫新时代创造更多的原创动漫品牌,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动漫发展之路。
请结合材料,运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有关知识,分析增加动漫产品的消费对促进动漫产业的良性发展的意义。
2014年3月27日,《合肥热线》发表文章《月入多少才敢当房奴,月薪多少才不恐慌》。文章说,有人调查显示,在上海,普通住宅均价已突破20000~30000元/平方米。目前大多白领月收入在税前7000~10000元之间,月薪是房价的1/3。据调查,我国31.9%的房贷一族,每月还贷款占月收入的5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房奴”。其中,中低收入家庭一味追求住房的高档化也是导致“房奴”出现的重要原因。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近年来我国出现“房奴”现象的原因是怎样的?
材料一:“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众多新词里特别闪亮的一个,在“美丽中国”的愿景下,文化建设更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艺术素养,把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寄予每个自觉的个体,真正带来文化的多元和丰富生态,让中华文化的魅力绽放“美丽中国”。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评析“只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一定能够建设美丽中国”。
材料二: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城乡关系的认识和探索经历了以下历程: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五个统筹”的发展理念,并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首位;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判断我国现在总体上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城乡关系的认识和探索过程所体现的认识论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