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韩剧、美剧风靡,外来文化对“80后”、“90后”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的本土文化是否会受到冲击?这一话题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持续发酵,不少代表、委员就此展开热议。有人担忧,有人乐观。
担忧者认为:
“文化自尊与文化自信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文化的自尊何来文化的自信,没有文化的自信又何来文化的自尊。国产电视剧引不起国人的关注,韩剧被引进国内,却受到了热烈追捧。”
“中国传统文化在近20年急剧地流失,几百种传统戏剧,几乎是以每几天消失一种的速度在走向死亡。一旦传统文化流失,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价值观也就缺失了,空出来的位置就留给了外来文化。”
“改革开放以后日剧、韩剧、欧剧、美剧都进来了,这个领城的教化,是潜移默化完成的,如果现在国产电视剧和电影还是只想着收视率、赚钱,可能到时候就来不及了,因为一代年轻人都接受了外来文化。”
……
乐观者认为:
“国外的文化在国内流行是一种自然现象。韩国的鸟叔引来美国士兵的模仿,风靡一时之后,‘style’风也就过去了。披头士乐队当时也是到美国之后才逐渐流行起来的。这说明,开放的世界是流通的,这并不可怕。”
“韩剧在国内有众多粉丝是很正常的事,虽然有冲击,但没有必要恐慌,国内的电视剧、电影行业也发展得很好。这种冲击是很有意思的,能刺激中国电视剧市场的发展。”
“这个非常好,让我们做影视的有压力,不好糊弄。老是片面看票房在升高,那个没有意义,不提高内在的质量,没有持续发展空间。”
……
(1)就外来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你是乐观还是担优?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闸明理由。( 8 分)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是怎样看待外来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的。 ( 14 分)
(3)文化发展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要使这条大河水道畅通,水清质美,就必须把握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请就如何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提两条建议。 ( 4 分)
【选修3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确定为57个,成员遍及五大洲。
(1)从职能范围的角度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属于()
A.区域性国际组织 | B.一般性国际组织 |
C.专门性国际组织 | D.世界性国际组织 |
(2)简要分析“亚投行”成立的意义。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4月21日正式挂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福建自贸区涵盖了厦门、平潭、福州三个片区,定位于建设成为制度创新的试验田,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示范区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按区域布局划分,平潭片区重点建设两岸共同家园和国际旅游岛;厦门片区是重点建设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两岸贸易中心;福州片区重点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两岸服务贸易与金融创新合作示范区。
(1)应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知识分析福建自贸区发展定位的合理性。
材料二:福建省政府主动对接自贸区建设,“量身订制”一系列符合福建实际的改革措施和制度办法,根据福建自贸试验区企业实际需求,因地制宜推出各项创新制度,同步调整信息化系统,实现各项创新制度的真正落地,使企业能切实享受改革创新带来的成果。众多企业抓住这一契机,纷纷抢滩自贸区,希望利用区内政策,谋求自身跨越发展。
(2)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福建省上述做法的依据。
(3)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企业应如何抓住这一契机,谋求自身跨越发展。
材料三:自贸区的价值在于创新。培育创新型人才,对接自贸区创新型发展,才能不断提升自贸区活力和竞争力。
(4)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从“国家”或“个人”中任选一个角度,给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三条建议。
【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
(1)关于“辩证法”的思维导图体现的思维方式是()
A.发散思维 | B.想象思维 |
C.聚合思维 | D.直觉思维 |
(2)请列出上题中你所选思维方式的具体技法。
思想政治【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7月,英国政府发表《香港问题半年报告》,对香港普选模式指手画脚。我国外交部重申,香港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区的事务是中国的内政,中方坚决反对外国以任何借口干涉香港事务,也希望有关的国家做有利于香港繁荣稳定的事情。
(1)英国政府的行为违背了《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下列原则()
A.各会员国主权平等
B.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C.不侵害别国的领土完整、政治独立
(2)运用现代国家结构形式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政府作出上述表态的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教育学家普遍认为,人是可以通过教育而改变的。通过教育改变下一代的命运,也是不少中国家庭的共识。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家庭孩子的教育支出以平均每年29.3%的速度增长,明显快于家庭收入的增长,也快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表1)2013年中国家庭孩子教育成本占子女费用支出的比重
义务教育阶段 |
高中阶段 |
大学阶段 |
21% |
34% |
41% |
(表2)近年来国家财政对教育投入占GDP比重
年份 |
2011 |
2012 |
2013 |
比重 |
4% |
4.28% |
4.3% |
实际支出 |
18862亿元 |
22236.23亿元 |
24488.22亿元 |
(1)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人是可以通过教育而改变的”这句话的合理性。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教育费用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1977年恢复高考,为了选拔人才,我国高考延续了以往全国统一命题的办法;后来发现,由于各地基础教育水平差异较大,全国统一命题也不能完全保证公平,则改为分省命题;分省命题实行几年后,试卷水平不一致,高考乱加分、高考移民等弊端的出现,直接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今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透露,将有25个省在2016年高考中使用由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试卷。
(3)运用实践决定认识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认识。
(4)有观点认为,实现教育公平取决于政府教育部门高考政策的合理调整。请结合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对这一个观点进行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