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近年来,广东省的一些城市开展城市精神的讨论与提炼,如惠州市将“崇文厚德,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包容四海,敬业乐群”等三种提法纳入城市精神;深圳市将市民精神提炼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这些城市精神既富有时代特色,又展示了城市自身的文化内涵。
材料二:某市委书记在参加讨论时指出“城市的发展最终还是以文化论输赢”,并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要把文化建设作为做大做强城市的强大推动力。只有繁荣的经济而没有昌盛的文化,只有物质的丰富而没有文化的全面发展,就称不上“全面小康”。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2)结合材料二,联系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各级党委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
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以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名誉教授和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名誉院长的身份,与两校师生进行交流。他告诉正在从事科研和渴望在研究领域取得成绩的人们,搞科学研究必须要有自信心,还要有好奇心和不断怀疑即永远不满意的精神。
面对“真经”,越学越想越有道理。
要有自信心。这是事业成功的“主心骨”。搞科研具备自信心,才可能咬定目标、全身心地投入研究和实验。
要有好奇心。丁先生说,好奇心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言简意赅。在科学研究上,如果认为一切都是“应该的”“合理的”“完美无缺的”,没有“好奇”,自然缺少科学研究的灵感和动力,也根本不会萌发对前沿科学和前沿理论进行创新的冲动与探索。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哲学常识,说明丁肇中教授所授“真经”包含的道理在哪里。
中国有句古语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对这句话你是怎样认识的?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境内陆续发现非法引进、养殖、销售的食人鲳。有关专家指出:食人鲳一旦流入自然水域,将会对我国鱼类资源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材料二:据统计,我国的外来入侵物种目前已达120多种,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500多亿元人民币,并直接威胁着我国的生态安全。根据联合国《生物多样化公约》有关规定,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严格的外来物种管理制度,许多国家还签署了区域性生物安全条约或法律性文件。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经济常识,说明造成外来物种轻易侵入我国的主要原因。
(2)外来物种的侵入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相当大的危害,这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哪些哲学启示?
(3)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怎样才能维护国家的生态安全。
某村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没有逐户进行无记名投票,绝大部分选票是由原村干部及其家属代填的。村民认为,任何人都不能剥夺他们的权利,要求重新选举。县人大表示,该村选举违反选举法和村委会组织法,责令重新选举。再次选举结果,原“落选”的村委委员当选为村委会主任。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村民要求重新选举说明了什么?
(2)我国是如何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的?
管仲认为:“法者,天下之程式也。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黄宗羲却认为:“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阅读以上材料,说明我国现阶段应怎样依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