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6月22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历经13年“申遗”成功。哈尼梯田,是哈尼族在海拔2000多千米的山坡地上自然耕种的一种梯田文化,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自然景观和人文相结合,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是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是继丽江古城、“三江并流”、石林喀斯特地貌、澄江帽天山之后的云南省第五项“世界遗产”。 经过千百年的生产实践,这里形成了以山顶的森林、山间的河流、山腰的村寨和山下的梯田四素同构的独特景观。哈尼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具有令世人震撼的历史、科学、美学和实用价值。红河哈尼梯田,是申报地民族发展的历史见证,是活的文化生态系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属于中国的,而且是属于世界的,应该得到世界的珍惜和保护。
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后,前来旅游的中外游客激增,年游客量达百万人次。 栉风沐雨千余载的“大地雕刻”,这一珍藏于群山深处的古老山地农耕文明的活化石,这片秘境仙境,可否经受滚滚人流和巨大利益考验,能躲过动机复杂的破坏性建设和游客纷至沓来的旅游压力吗?以前菲律宾就有梯田被列入世界遗产,然而因为没有重视保护而引起梯田垮塌,最后被联合国下发警告通知。如何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人认为:要积极开发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生活,开发是最好的保护。有人则认为: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一旦破坏就难以恢复,因此要保护梯田文化,保持原生态。
(1)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哪些道理?
(2)你是赞成还是反对对文化遗产的开发?请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3)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菲律宾的教训,对我们在处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问题有何启示?
【选做题《经济学常识》】
材料一:李嘉图提出“资本的丧失可能立刻把一个经济增长中的国家变为停滞的国家。一个国家只有在它积累资本的时候才是前进的。”
材料二:李嘉图认为:财富往往是在地租稳定或下降的时候增加得最为迅速。
(1)在李嘉图看来,国家财富增长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2)李嘉图认为如何才能实现这一条件?
综合探究题
某校高二(1)班研究性学习小组走进农村,就新农村建设问题作了一次专题调查,最后形成了如下结论:
一方面,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村容村貌有了新的变化,农民得到了一定实惠,收入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农民的文化生活需求未能得到充分满足,个别地方腐朽、落后的文化有所抬头。
(1)结论所反映的事实从哲学上给我们哪些启示?
(2)结合材料,就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问题提出你的建议。(4分)
(3)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可以采用哪些方式向有关部门反映(至少写出两种方式)?
两年前,某市的猪肉价格曾一度突破每千克30元。于是一些生猪养殖户相继追加投资,扩大养殖规模。但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持续扩大,猪肉的市场供应日趋饱和,猪肉价格便开始持续走低,降至现在的每公斤20元左右。对此,该市的养殖户积极采取各种应对措施:一是针对市场供应量过大这一实际,逐步调减养殖规模,二是紧紧抓住改进养殖技术、创新养殖方法这一关键,努力降低养殖成本,三是根据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和某些特殊群体的特殊需求,养殖高品质或特殊品种的生猪,以品种的独特性占领市场。
(1)在上述材料中,价格的变动是如何影响生猪养殖的?
(2)生猪养殖户应对价格变动的措施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要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确定我们的立场和政策,按照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进行处理,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同时,我们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开展交流合作,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世界多样性,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请简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延续千年而不衰,它的一些精华迄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需要我们去继承、改造和弘扬。
请回答: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