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在中央电视台展开。关于规范学生汉字书写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但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论
第一种,不赞成。
网络时代,汉字的载体逐渐从纸质的载体转移到了电和磁的载体上。汉字书写难,拼音输入易学易记已经成为汉字输入的主流方法,不仅在计算机上使用,也在移动通信和手机上使用。大众传媒能够超越时空局限,文化沟通、传递、共享的功能日益强大。
老师上课的讲义、资料都是通过公邮共享,大多数地方填表也都要交电子版,和朋友们的交流更是少不了电脑。
第二种,赞成。
作为华人,汉字和汉语才是自己的灵魂的栖息地,是根。中国汉字对亚洲各国有很大影响。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在给汉字的书写、传播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提笔忘字”、“写字不规范”等问题,导致了母语情感的淡化。
汉字是中华文丈化的标志与载体,提倡正确“书写”,是因为书写是汉字的基本属性,是汉字传播的前提。
(1)针对规范汉字书写引发的争论,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理由。
(2)汉字书写载体的发展引起了汉字还要不要进行规范书写的争论,绝大多数人认为汉字规范书写是十分必要的。结合材料说明真理具有怎样的特点。
(3)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为学生汉字书写规范的推进提两条合理建议。
材料一 山东省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年份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比重 |
50以上 |
49.6 |
41.4 |
40.6 |
40.2 |
注:2003-2007年山东省农村居民收入不到城镇居民收入的1/3
材料二 2003年-2007年山东省居民消费率情况(%)
年份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消费率 |
54 |
54.3 |
53.7 |
51.8 |
49 |
注: 消费率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据世界银行数据,1990年以来,最终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世界平均在77%~79之间,2007年山东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是37%,全国是39.2%。
材料三围绕扩大内需高三某班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同学小马认为,为了扩大内需,党中央要出台显著下调物价、大幅度提高广大劳动者工资的政策。为了提高执政效率,不必花时间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民众意见,以尽快出台政策。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经济问题?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山东省应如何提高居民消费率?
(3)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评析小马同学的观点。
材料一 2011年3月15日,双汇集团旗下公司被央视3·15特别节目曝光。央视报道,双汇宣称“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但猪肉不检测“瘦肉精”。河南孟州等地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顺利卖到双汇集团旗下公司。“瘦肉精”事件曝光后,直接影响双汇3月份销售收入13.4亿元。
材料二 继“瘦肉精”事件后,“地沟油”“染色馒头”“牛肉膏”“有毒血燕”等被相继曝光。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温家宝总理痛斥,“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1)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国食品生产领域存在的问题。
(2)运用公司的经营和市场秩序的知识,谈谈上述材料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警示。
“麻烦把我的活期存款转成一年的定期储蓄。”“利率调高了,我要将6月份存的5万元一年定期存款转存一下。”2011年7月7日央行年内第三次加息,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的惠民措施,吸引了许多市民手持存折“光顾”各大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争相转存自己的“私房钱”多赚利息。
有人认为,银行利率调高后,有利于增加居民实际收益,但不利于企业发展。请就此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近年以来,温州地区出现民间借贷危机,引发了高层的关注。
材料一图一温州借贷渠道
注:温州63%的中小企业有融资需求,76%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在100万以下,且难以满足。
图二 2009年至2011年9月温州民间借贷平均年利率与银行贷款利率比较.
注:2011年民间借贷最高的年利率超过了100%。我国相关法规规定的民间借贷利率不能超过同期银行利率的四倍。——数据来源:《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
材料二:就“民间借贷”问题,同学各抒己见。
小李认为,当前投资渠道太少了,银行存款利率跟不上物价上涨,股票市场低迷,所以,“民间借贷”就成了大家的投资选择。
小张认为,“民间借贷”为大量民间资本提供的投资渠道,为求贷无门的中小企业获得了宝贵的资金“输血”,国家应该加以扶持。
小周认为,“民间借贷”容易引发非法集资等行为,催生诸多民间高息借贷的乱象,影响经济和社会稳定,政府必须依法加以规范。
(1)请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图一与图二所反映的经济问题。
(2)请运用“投资理财的选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别说明三位同学所持观点的合理性。
图表一:我国2004——2009年GDP及其财政收入
年份 |
GDP(亿元) |
GDP增长率 |
财政收入(亿元) |
比上年增长率 |
2004 |
159878 |
10.10% |
26396 |
21.60% |
2005 |
183085 |
10.40% |
31649 |
19.90% |
2006 |
211924 |
11.60% |
35423 |
12.% |
2007 |
249531 |
11.90% |
51304 |
32.40% |
2008 |
314045 |
9.00% |
61330 |
19.50% |
2009 |
335353 |
8.60% |
68477 |
11.70% |
图表二:我国2004——2009年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及增长情况
注:根据财政部最新调查,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达到“高度不平等”状态,10%的富裕
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而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垄断性行业与一般性行业实际收入差距达到10倍以上;东、中、西部地区居民人均收入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都不断扩大。
材料一: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方针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和鼓励“先富”。党的十四大以来,相继提出了兼顾效率和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随着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面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把公平问题提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材料二:社会公平要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休假制度安排也要体现社会公平,让全体公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国家发改委在其官方网站刊登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法定节假日调整遵循的原则之一就是假日安排要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表一和图表二的信息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请你为如何促进社会公平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