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用乙烯合成聚乙烯塑料
分子之间有间隔
B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质量、体积都很小
C
氯化钠溶液具有导电性
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D
湿衣服在阳光下凉晒变干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药品的分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日常生活中见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冬天的早晨,玻璃窗上出现美丽的雪花 B.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爆裂
C.牛奶放置时间过长会结块 D.用电热壶烧水

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时大致可分为以下步骤:①点燃酒精灯;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②③①④⑤⑥ B.③②①④⑤⑥
C.②③①④⑥⑤ D.③②①④⑥⑤

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右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氧气,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C.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

关于物质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会发光
B.物质的状态变化了一定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
C.加热双氧水产生了水是物理变化
D.氧气在-183℃变成液体是一种物理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是一种可以燃烧的气体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C.氧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D.氧气可以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