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比较A.B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 A.B两图反映的是 进程,其中 图为发展中国家的共同趋势。
⑵ A类国家城市高中收入者由商业中心迁往 ,B类国家城市高中收入者一般
住在 区。
⑶上题中,A类国家城市高中收入者迁移的原因为 ,B类国家一部分农村人口选择在城市边缘居住的原因是 。
⑷A图中,郊区形成农副产品基本的主导因素是 。
B图中,随城市的发展可能会产生的城市问题有:
① 。 ② 。③
下列图表表示清洁生产过程,请看图回答:请将下列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空白图框内。
传统的评估产品对环境影响的方法是把焦点放在末端处理上,即产品使用后_______________对环境的影响;清洁生产是将污染预防上溯到___________,并拓展到__________。
清洁生产是一种将__________效益与___________效益有机结合的生产方法和措施,它有利于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现清洁生产最重要最关键的措施是依靠_________才能达到目的。
读“南水北调输水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东线方案主要缓解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平原缺水问题。该线路主要沿
运河向北输送, 图中A、B、C各段水道中能够自流输水的是段。三条线路中,水质最差的是线方案,输水线路最短的是线方案。
南水北调不仅具有社会、经济效益,也具备生态意义。 但是,也有可能带来环境问题,如:
解决北京地区缺水问题,除了跨流域调水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读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材料中新网2009年2月5日电综合消息,自去年入冬以来,北方大部分地区旱情持续发展,目前,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普遍达到中到重度干旱,部分地区达到特重程度。面对特大干旱,农业部启动抗旱一级应急响应,国家防总也启动Ⅱ级抗旱应急响应。图中①②③表示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其中①是 __,②是 ___,③是。
从位置上看,旱灾严重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受灾粮食作物主要是 ___。为解决该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我国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是。
图中②自然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治理的根本措施是。
从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和治理来看,A地区的重要任务是,B地区的重要任务是。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两分,共14分)从地貌上看甲图是___________,乙图是________________,二者都是流水________________地貌。
若甲、乙两地在丙图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丙图中__________处分布
随着河流流速的减弱,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甲图中沿A→B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
A.黏土、砾石、粉砂 | B.粉砂、黏土、砾石 |
C.砾石、粉砂、黏土 | D.砾石、黏土、粉砂 |
煤矿开采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是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该图中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瓦斯爆炸的是,最容易发生透水事故。
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每空两分,共10分)
材料一我国某中学地理课题研究小组在2009年9月23日这一天,对校内10米高的旗杆的影子进行了测量,其结果如下:
北京时间(h) |
11:00 |
11:20 |
11:40 |
12:00 |
12:20 |
12:40 |
13:00 |
影长(m) |
11.20 |
10.9 |
10.6 |
10.3 |
10.0 |
10.3 |
10.3 |
材料二为了冬季采光,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对不同纬度带的住宅间的合理间距有明确的规定。(表中H是住宅的高度)
我国部分城市住宅的日照间距
城市 |
冬至正午太阳高度 |
日照间距 |
|
理论 |
实际采用 |
||
① |
24.5° |
2.02H |
1.7H |
② |
40.5° |
1.18H |
1.2H |
③ |
35.5° |
1.41H |
1.1~1.2H |
④ |
26.5° |
1.86H |
1.6~1.7H |
根据材料一判断,该校的地理经度是。
材料二表格中的四座城市纬度从高到低依次排列是;夏至日,四个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根据表中信息,在北京(40°N 116°E)修建两栋20米高的住宅楼,其理论日照间距为米(取整数)。假如北京某居民家安装有太阳能热水器,在冬至日这天,不考虑气象条件,他家热水器集热面板与地面的夹角达到度才能保证太阳能热水器有最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