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丁可以转化为乙。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右下图要求的是
|
甲 |
乙 |
丙 |
丁 |
A. |
H2SO4 |
Na2SO4 |
NaOH |
NaCl |
B. |
KCl |
K2CO3 |
KOH |
HCl |
C. |
C |
H2O |
CO2 |
O2 |
D. |
Fe |
CuCl2 |
Zn |
HCl |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模型示意图,从该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丙物质属于单质 |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C.一个乙分子中含4个A原子 |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了 |
对O、O2-两种粒子的判断,错误的是
A.核电荷数相同 | B.化学性质相同 |
C.质量几乎相同 | D.都属于氧元素 |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 |
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
C.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 |
D.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28.09 |
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隔”的事实是
A.空气被压缩后体积缩小 |
B.1L芝麻和1L绿豆混匀后体积小于2L |
C.走近花园,闻到花香 |
D.2L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后体积小于2L |
隐形眼镜的洗液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H2O2),有关过氧化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
B.过氧化氢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C.过氧化氢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 |
D.过氧化氢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