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设计和现象回答:

试管号码
A
B
C
D
E
加入物质
浆糊2ml
清水2ml
浆糊 2ml
唾液2ml
浆糊5ml
唾液2ml
浆糊2ml
唾液2ml
浆糊2ml
唾液2ml
温度
37℃
37℃
37℃
100℃
0℃
时间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加入碘液后现象
变蓝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变蓝

(1)若以A和B为一组,则其中对照组是          ,实验组是          ,实验变量是           
(2)若以B和C为一组,能否作为对照实验        ,其原因是                   
(3)若以B.D和E为一组,则其 探究            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4)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镉污染像幽灵一样渗透在我市马家河镇。近几年来有十几位村民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呕吐、关节疼痛等症状,经化验发现,原因为镉中毒。
2011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计划到"十二五"末,湘江流域内涉重金属企业的数量和重金属排放量比2008年减少50%。今年在湘江流域开展了"同心系湘江,共护母亲河"活动,旨在关注湘江重金属污染,助力将湘江建设成为"中国莱茵河",带动湘江流域绿色发展、科学发展。
(1)根据所学知识,你推断资料中的村民所患的是病。
(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观察到在马家河镇流域范围内,有许多的工厂直接将工业废水排到河水中,河水颜色发黑,并散发出刺鼻的恶臭味。该小组同学决定探究污染的河水对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实验小组准备了生长状况相同的20只小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分别放在两个水缸中,其中A组中盛有洁净的、未被污染的河水,B组中盛有。将A、B两个水缸放置在适宜的条件下,用相同的饵料喂食蝌蚪,观察蝌蚪的生长情况。
(3)请你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
①若A、B组的蝌蚪都正常生长,说明

(4)面对环境污染,我们可以做哪些有益的工作?

某组同学以颗粒饱满的大豆种子为实验材料对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进行探究,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如下表。请你分析回答问题:

实验组
温度(℃)
湿 度
空气
种子数(粒)
发芽率(%)
A
26
潮 湿
充足
50
96
B
5
潮 湿
充足
50
2
C
26
干 燥
充足
5
0
D




--

(1)请你指出该组同学在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修改
(2)按修改后的方案进行实验,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用组进行对照实验。
(3)用A、B两组作对照时,所探究的问题是
(4)若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需增设一组实验D,请完善这组实验:

(5)在适宜的条件下,A组也有未萌发的种子,可能的原因是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三个同学对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都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三人分工合作,都以大豆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现将他们的实验设计与数据结果整理于下表。请认真分析表格内容,回答问题:(表中未说明部分,均认为条件适宜)

学生
装置标号
温度(℃)
湿度
光照
种子数
发芽率(%)

A
25
潮湿
有光
100
96
B
8
潮湿
有光
100
0

C
25
干燥
无光
100
0
D
25
潮湿
无光
100
98

E
25
潮湿
有光
5
100
F
25
潮湿
无光
5
100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乙同学实验设计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__。
(3)丙同学设计的实验与甲乙两同学的相比,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适宜的条件下,A、D二组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探究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究的结果要经过实验论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野外采集草履虫时,发现水表层的草履虫数量比深层的多。为什么会这样?请帮助他们完成分析与探究过程。
(1)分析并作出假设:水体表层氧含量高于深层,草履虫的表膜可以完成__________________,实现它与水环境的气体交换;结合观察到的现象,可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定并实施计划:
①取甲、乙两只烧杯,加入等量的水。
②取草履虫放入两只烧杯中,两烧杯中草履虫的大小和数量要_________,放置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
③甲烧杯中放置一个细纱网,使草履虫无法靠近水面,乙烧杯__________________ 。
(3)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两烧杯中草履虫的生存情况。结果发现甲烧杯中草履虫生活力降低甚至死亡,而乙烧杯中草履虫正常。据此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为探究植物生理活动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

(1)甲装置经过一昼夜的暗处理后,进行2—3小时光照,观察到烧杯中水的液面下降,同时透明塑料袋内壁出现小水滴,这种现象说明植物进行了____________作用。
(2)打开钟罩,取下透明塑料袋对叶片进行处理,滴加碘液观察到叶片不变蓝,能够验证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是____________。
(3)乙装置的广口瓶中是新鲜的金鱼藻,放在光下,当瓶内气体约有2cm高时,打开导气管,迅速将快要熄灭的火柴棍放在管口会复燃,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____________。
(4)丙装置广口瓶中放的是新鲜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过一段时间打开阀门后会发现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此装置和实验现象验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