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处理获得的无子番茄属于单倍体植株,处理过程中需要先去雄 |
B.顶端优势和茎的背地性都能够说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
C.植物激素的种类和含量对植物组织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 |
D.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多种组织中,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 |
以下对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检测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
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中,物质运输效率与细胞大小呈正相关 |
C.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pH是自变量,温度是无关变量 |
D.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表明,叶绿素a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
乙酰胆碱(Ach)是一种神经递质。实验人员欲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简图如下图),在除去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①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②处给予恒定刺激,③、④两处分别为感应测量点。测得不同浓度Ach条件下③、④两处感受到信号所用时间(如下表所示)。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ch浓度 (mmol·L-1) |
③处感受到信号 的时间(ms) |
④处感受到信号 的时间(ms) |
0.1 |
5.00 |
5.56 |
0.2 |
5.00 |
5.48 |
0.3 |
5.00 |
5.31 |
0.4 |
5.00 |
5.24 |
A.图中的⑤、⑥和⑦共同构成一个突触
B.实验结果说明高浓度的Ach能促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C.实验结果说明Ach浓度的增加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无影响
D.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消除相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下列关于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在经典实验和假说中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
B.萨顿运用假说 ― 演绎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
C.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 O2的来源 |
D.利用荧光标记的方法发现细胞膜为磷脂双分子层结构 |
下面是四位同学实验操作的方法或结果,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材料 |
B.提取叶绿体中色素的原理是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不同 |
C.稀释的蛋清溶液与唾液淀粉酶溶液都可以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
D.显微镜下观察有丝分裂所用的材料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
某植物(其叶片如图一所示)放在黑暗中两天后,根据图二所示处理叶片。然后将整株植物置于阳光下4 h,取该叶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棕黄色)显色,下列有关该实验结果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图一 正常叶片示意图
图二 实验装置图
①X和Y两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CO2 ②W和Y两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③显色后X为蓝色,Y为棕黄色 ④木塞处所显颜色与前期暗处理无关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