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图2是不同绿色植物利用CO2的两条途径。题9图3甲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所做的干旱对烟草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的实验结果图,图3乙为干旱对烟草叶片叶绿素含量影响的实验结果图(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
(1)图1中①过程称为_________,②过程是在_________(填结构名称)中进行的。图2生物的光合叶片用碘液处理,出现蓝紫色的细胞是_________(不考虑有机物的转移)。
(2)图1与图2所代表的植物更适宜于在高温、低浓度CO2环境生活的是_________(填“图1”或“图2”),这是长期_________的结果。
(3)据图3甲、乙分析,叶片叶绿素下降与光合速率下降________ (填“是”或“不是”)同步变化。
(4)据图3甲、乙分析,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因型为Aa的植株产生的花粉中所含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______________。
基因型为AaRR的植株产生的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自交产生后代的表现型_____种,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合作用是世界上有机物生产的最宏大工程,关系到人类生存、生活与发展的质量,自然成为现代生物学关注、着力研究的重要领域。C4植物的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中均含有叶绿体,请利用下列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探究其淀粉合成的具体部位。
材料用具:玉米植株、酒精、酒精灯、碘酒、显微镜、培养皿、大烧杯、镊子、火柴、双叠刀片、滴管、吸水纸、载玻片、毛笔、小块木板。
实验目的:探究C4植物淀粉合成的具体部位。
实验步骤:①将玉米植株置于光照下几小时,取一叶片;
②;③;④。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两个重要功能。下图中的A、B、C和生产者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图二中的A、B、C则与图一中的相对应。请根据下列图示建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模型。
(1)以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在图一中建立能量流动的模型
(2)据图建立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型。
回答下列小麦杂交育种的问题:
(1)设小麦的高产与低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AA为高产,Aa为中产,aa为低产。抗锈病与不抗锈病受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B、b表示),只要有一个B基因就表现为抗病。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有高产不抗锈病与地产抗锈病两个纯种品系杂交产生F1,F1自交得F2.
①F2的表现型有种,其中能稳定遗传的高产抗锈病个体的基因型为,占F2的比例为。
②选出F2中抗锈病的品系自交的F3.请在下表中填写F3各种基因型的频率。
子代 |
基因型及基因型频率 |
||
BB |
Bb |
bb |
|
F3 |
(2)另假设小麦高产与低产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1与a1,A2与a2)控制,且含显性基因越多产量越高。现有高产与低产两个纯系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出现了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五个品系。
①F2中,中产的基因型为。
②在右图中画出F2中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五个品系性状分离比的柱状图(请在答题卷指定位置作答)
下图为光合作用中的物质转变与能量转换的模式图。图中a~e为物质,为①~⑦反应过程。请据图作答:
(1)写出下列物质或过程的名称b③
(2)指出下列反应过程发生的场所:②⑤
(3)在探索光合作用的过程中,科学家做了许多实验。请指出下列实验过程与图中哪一或哪些过程有直接关系。(用①~⑦符号和箭头表示)
Ⅰ: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吧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发现细菌分布在叶绿体受光的部位。〔〕
Ⅱ: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的转换和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储存起来。光能转换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的途径是〔〕
Ⅲ: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用小球藻做实验,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换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