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杜牧在《江南春》中写有“千里莺啼绿映红”,但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却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杨慎的观点                                                

A.强调文学创作要尊重创作的客观规律
B.没有看到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C.没有看到艺术想象并不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D.认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饮茶有益于健康,但饮茶当四时有别。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而茶叶也有寒、热、温、凉性味之别,要做到“饮茗不与四时同”。春饮花茶长精神,夏饮绿茶身清凉,秋饮青茶可润燥,冬饮红茶暖心田。这体现了:
①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前提
②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③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④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南京地铁人文气息浓郁,它以中国传统佳节为主题,在十一个站点打造了十一幅巨型壁画,如:元通站的“元宵节”、莫愁湖站的“端午节”。其中苜蓿园站以“七夕节”为主题,屋顶是以宇宙浩瀚星空为主题的大型壁画,整体被装饰得如梦如幻,最受年轻人欢迎,被称为爱情车站。南京地铁站点人文设计的成功在于
①以传统佳节为整体风格统领着部分
②用不同站点的鲜明特色丰富着整体
③在共性的构筑中包含着独特的个性
④用极富特点的个性表达指导着共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在人的细胞中,一般的代谢活动和环境因素(如紫外线)都能造成DNA损伤,导致每个细胞每天多达五十万处的分子损害,这些损害给DNA分子造成结构上的破坏,由此可大大地改变细胞阅读信息和基因编码的方式。因此,DNA修复必须经常运行,从而使基因组免受损伤和突变。材料进一步佐证了:
①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离不开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②客观事物的联系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③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由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④新事物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为保护好源头活水,中央早在工程建设伊始就提出“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优先地位。从哲学角度看,这体现了
①要用综合思维方式认识事物,遵循事物结构的有序性
②正确把握联系的必然性,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预测性
③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是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④根据主观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更利于推动事物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在30多年积累的基础上,经过3年多的不断探索,2014年终于把“香菇工厂化”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他们提出并验证成功的新型“基于二次培养的香菇工厂化生产工艺”,生产成本更低,自动化程度更高,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是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领先技术。这说明:
①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②科学实验探索世界规律是实践的重要形式
③实践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的活动
④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揭示创造真理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