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 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这一观点

A.否认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B.否认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C.认为通过实践获得的知识更有意义  D.主张知识的获得不需要通过思维加工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由于越来越多的人乐于感受与泥土亲近的快乐,陶吧消费风靡一时。陶吧消费按消费目的划分,属于()

A.钱款两清消费 B.享受资料消费 C.租赁消费 D.劳务消费

右图为某商场同一时期甲、乙两种相关商品的销量变化图,请你判断下列情况最有可能的是()

A.甲、乙是互补商品,如果甲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MM1会向下移
B.甲、乙是互补商品,如果甲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MM1会向上移
C.甲、乙是互为替代品,如果甲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MM1会向下移
D.甲、乙是互为替代品,如果甲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MM1会向上移

2010年11月我国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5.1%。如果你在2010年12月存入10000元一年定期存款(利率2.75 %),假定同期CPI不变,到期后这l万元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

A.增加了275元 B.增加了235元 C.减少了235元 D.减少了275元

在长期的环保监测中,人们发现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从1997年提出到2010年底为止,只有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对PM2.5进行强制性限制,而我国一直没有强制监测。2011年12月5日,我国把强制监测PM2.5纳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这将会大大促进我国大气质量的改善。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13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一客观实在性
①依赖于人的意识 ②是可知的、永恒的 ③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④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