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八则》
(乙)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礼记·学记》
注:①至道:最好的道理。②困:不通,理解不了。③自反:反省自己。
④强:勉励。 ⑤学学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不耻下问  (         )         (2)学而不厌(       )
(3)有佳肴    (         )         (4)教学相长(      )
给下列句子划分一处停顿。
知 不 足 然 后 能 自 反 也 知 困 然 后 能 自 强 也
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甲文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乙文中主要论述了哪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你有何启示?结合选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
①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②王曰:“弃之。”
③曰:“士师不能治土,则如之何?”
④王曰:“已之。”
⑤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⑥王顾左右而言他。
下列关于上文作者和作品的介绍与简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上文的作者孟子是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B.孟子史称“圣人”,《孟子》一书正是记录其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
C.孟子的三问语气都十分平淡,且前两问都是闲笔,实际意义不大。
D.孟子是一个机智勇敢、关心民生、敢于批评时政又善于设问的人。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划线词的含义
有托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齐宣王对孟子最后一问的表现是“顾左右而言他”,原因是,从中表现出齐宣王(写出一点即可)

古诗文阅读—《曲突徒薪》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①,旁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②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③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④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向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论功而请赏,‘曲突徒薪’无恩泽,焦面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注释】①突:烟囱②嘿:同“默”,不说话。③灼(zhuó):被火烧伤④录:邀请。
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①客有主人者() ②曲突薪( )
③客主人更为曲突( )④乃而请之()
下列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不录言曲突者
B.焦面烂额上客通计一舟人五
C.能径寸之木余各功次坐
D.寤而请之大惊

翻译句子:向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
你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古诗文阅读—《桃 花 源 记》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芳草鲜美②屋舍俨然
③便向路④
下面划线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翻译下面句子。
①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从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什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景公使烛邹主鸟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注释】①主鸟:主管养鸟。②弋:此处指射鸟。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①景公弋()
②而之()
使诸侯闻之()
④以吾君鸟而轻士()
下列句中与“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中“以”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是必得躬历山川 (《治水必躬亲》)
B.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C.全石为底(《小石潭记》)
D.何都不闻消息(《人琴俱亡》)

用“/”标出下面句子中的两处朗读停顿。
使 吾 君 以 鸟 之 故 杀 人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你认为选文中的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甚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甚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1)如灌园以就食()
(2)孝基使管库()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
富人之子“□□”的表现和“□□”的态度,使张孝基放心地把他父亲的财产还给他。(用原文词语回答)
对张孝基的人物形象,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重情义 B.相信人 C.知人善任 D.有恻隐之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