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了测定某产品中碳酸钡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的样品和4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入烧杯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及其中的剩余物进行了五次称量,记录如下表:(假设反应匀速进行;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烧杯的质量为25.4g)

反应时间
t1
t2
t3
t4
t5
烧杯和药品质量/g
516.6
507.8
m
503.4
503.4

 
请计算:(反应方程式为:BaCO3 + 2HCl = BaCl2 + H2O + CO2↑)
(1)表中的“m”为。
(2)该产品中碳酸钡的质量分数。
(3)当产品中碳酸钡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科目 化学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过氧化钠(Na2O2)能吸收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并产生氧气,供给人的呼吸。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现有不纯过氧化钠100.0g(杂质不参加反应)与足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6g。求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7.3%.
(2)计算原混合物样品中CaCl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某校化学实验室要测定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设计实验如下图所示。

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向盛有一定量铁粉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迅速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铜,搅拌,不再产生气泡、黑色粉末中逐渐出现红色固体后又有气泡产生。请回答:
① 若实验过程中共收集到0.1 g氢气,求生成0.1 g氢气所消耗的硫酸的物质的量。
② 加入氧化铜后,不产生气泡的原因是(1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 充分反应后过滤,为确定滤液中的溶质成分,在滤液样品中插入一根铁丝,可能出现的现象和结论如下。

现象
结论
(12)
滤液中的溶质是FeSO4
有红色固体析出
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有哪几种情况?(13)
(14)
滤液中的溶质是(15)

有一种石灰石样品的成分是CaCO3和SiO2。课外小组同学将100g盐酸分5次加入到35g该石灰石样品中(已知SiO2不与盐酸反应),得到如下部分数据和图像: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加入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30
a
20


请计算:
(1)第2次加入盐酸后,a为g;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3)10%的CaCl2溶液可做路面保湿剂。欲将第5次实验后的溶液配成10%的CaCl2溶液,可先向此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石灰石粉末,完全反应后过滤,这时还需要向滤液中加入水多少克?(假设实验过程中溶液损失忽略不计)(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