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大于c时,A会大于90。 |
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A逐渐增大 |
C.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A具有最小值 |
D.由图二可知生长素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
假设在某一个群体中,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相等,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下图表示当环境发生改变时,自然选择对A或a基因有利时其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如曲线甲所示,该种群将进化成新物种
B.曲线甲表示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显性基因频率变化曲线
C.图中甲、乙曲线变化幅度不同主要取决于生物生存环境引起的变异
D.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而不是决定表现型的基因
将玉米种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切除长势相同的多个玉米胚芽鞘的顶端,然后在其左侧分别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保持在黑暗中12 h,胚芽鞘向右弯曲,弯曲角度与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关系如下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效应一定不同 |
B.实验结果说明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
C.实验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是为了排除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D.上述实验说明了种子萌发受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共同作用 |
某男性基因型为YyRr,他有两个精原细胞,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A1和A2;另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B1和B2,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为C1和C2。那么,一般情况下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A.染色体形态相同的是A1和A2;C1和C2 |
B.染色体数目相同的是B1和C1;B2和C2 |
C.DNA数目相同的是A1和B1;A2和B2 |
D.遗传信息相同的是A1和A2;B1和B2 |
环孢霉素A是一种能抑制T细胞增殖的药物,它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因此环孢霉素A可用于
A.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
B.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杆菌 |
C.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 |
D.治疗艾滋病 |
下列物质与其作用对象及作用结果对应正确的是
物质 |
作用对象 |
作用结果 |
|
A |
生长素 |
果实 |
促进果实成熟 |
B |
促甲状腺激素 |
甲状腺 |
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 |
C |
抗体 |
抗原 |
吞噬抗原 |
D |
秋水仙素 |
分裂的细胞 |
抑制着丝点分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