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材料,某校学生利用酵母菌探究细胞呼吸方式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图1中红色液滴向 移,图2中红色液滴向 移。酵母菌细胞中产生CO2的场所有 。
(2)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的方法是 ,计数时,一般是界定 (大、中、小)方格范围中的酵母菌数量。具体观察时,血球计数板的小方格内适宜的细胞数为3~5个,数目太多则很难清点,此时要对培养液作适当稀释。提供原液和无菌水的条件下,若小方格中大约有35个细胞,进行10倍稀释的操作一般是 。
(3)研究中发现,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在一段时间内呈“S”型曲线增长。若继续培养,发现酵母菌数量会逐渐减少,酵母菌数量减少的原因有 。
腐乳是我国独有的发酵食品,是当今国际推崇的营养高效食品。某科研机构研究了腐乳生产过程中不同浓度的食盐对腐乳中氨基酸含量和pH的影响,其中部分数据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后期发酵阶段腐乳氨基酸含量变化图
盐度(%) 时间(d) |
5 |
8 |
11 |
5 |
6.66 |
6.72 |
6.70 |
10 |
6.63 |
6.62 |
6.68 |
20 |
4.64 |
6.58 |
6.62 |
30 |
4.61 |
6.56 |
6.58 |
45 |
4.50 |
6.47 |
6.52 |
60 |
4.11 |
6.44 |
6.50 |
(注:后期发酵阶段是指从腐乳装瓶后直到成熟的过程)
(1)腐乳生产过程有多种微生物的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腐乳制备过程中,加盐可以________,使豆腐块变硬。
(3)由图可知,后期发酵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腐乳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将________,蛋白质含量呈________趋势。这是由于前期发酵阶段产生了大量的________,在后期发酵阶段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物质。
(4)由表可知,后期发酵到60天时,盐度为________的腐乳已经腐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上研究结果,为了满足口味清淡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保证营养丰富、口感鲜美,在生产过程中应该使盐度控制在________左右。
利用转基因奶牛乳腺生物反应器可生产人的生长激素,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获取人的生长激素基因需要用到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
(2)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标记基因等。
(3)获取良种母牛的卵细胞,一般要对其进行_________处理;在体外受精前,要对于牛的精子进行______处理,使其获能;牛的卵子要发育到_________。
(4)图中①过程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图中②过程的培养液成分比较复杂,主要由无机盐和____________,维生素、_______、氨基酸、核苷酸等成分,以及_______等物质构成。
(5)对良种母牛和受体母牛要进行___________处理,保证它们的___________相同,获得的早期胚胎要发育到____________才进行移植。
某种昆虫的雌、雄个体比例为1:1,现有一雄虫的表现型是灰体色、红眼、长翅、蓝粉斑点翅、宽口器,它的基因型如下左图,其中基因HA与HB为共显性关系。为了确定这些性状与相关基因之间的定点关系,某同学设计实验如下:
取隐性性状的黑体色、白眼、短翅、无斑点翅、窄口器的雌虫(tthhggeeXrXr)与下左图的雄虫进行交配,产卵1000枚,随机发育成熟的有800枚,其子代表现型及数目如下表:
(1)合成蛋白质时,需要合成多种RNA,这些RNA分子都是以DNA上的区段中的板模链为模板转录而来的,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由认读mRNA上决定氨基酸种类的遗传密码,选择相应的氨基酸,由对应的tRNA转运,加到延伸中的肽链上。
(2)据上述左图可知,正常情况下,该雄虫产生的精子中,含G基因的精子占。
(3)据实验结果可判断:控制宽口器的基因是;红眼基因最可能是。
(4)通过测交方式能进行基因直观定位,因为亲本的一方产生的是隐性配子,因此,子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直接反映另一亲本产生的,由此可推断基因之间的关系与位点。
(5)该昆虫另有控制某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D、d,基因型dd的个体会在胚胎期死亡。选择基因型为Dd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子一代,子一代个体随机交配得子二代。子二代发育成熟的个体中基因D的频率是。
(6)若只研究斑点翅类型与口器类型这2对性状,请写出上述亲本杂交产生F1代的遗传图解,要求写出配子。
已知甲药和乙药会影响心率,但不知是使心跳加快还是减慢。请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对甲药和乙药的作用效果分别予以探究。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并设计表格将预期结果和结论填入表中。
材料和用具:离体蛙心灌注实验装置一个(装置中有一个蛙心,有记录蛙心跳动情况的装置,进出溶液的插管,蛙心中的溶液已全部换成任氏液),滴管,任氏液,适宜浓度的甲药液,适宜浓度的乙药液等。
(注:任氏液是一种接近蛙内环境的液体,可以用来延长蛙心脏在体外跳动时间;心脏跳动次数可从记录结果中算出;甲药液、乙药液添加量为2滴;假设在实验过程中心脏均能保持活性,且心脏本身代谢不产生甲药与乙药。)
请完善实验思路: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把含甲药液的溶液吸出,换以任氏液,等待蛙心率恢复正常(加药前的情况)
第四步:
设计一张表格,并将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填入该表中。
下图甲表示光合作用碳反应的一些重要过程,图乙为叶肉细胞模式图(只画出两种重要的细胞器)。请据图分析回答:
图甲图乙
(1)图甲表示的循环,发生在图乙中的处(填标号)。光合产物蔗糖是图乙中的处(填标号)合成并运输至植物体各部位利用的。
(2)NADPH和ATP共有的化学元素是。由甲图可知,该循环过程中NADPH和ATP除了提供能量外,还分别提供了。
(3)图甲的过程是通过设计巧妙的实验研究清楚的。科学家将小球藻装在一个密闭容器中,通过通气管向密闭容器中通入CO2,通气管上有一个开关,可以控制CO2的供应,密闭容器周围有光源,通过控制电源开关可以控制光照的有无。
①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4CO2,经过不同时间的照光(数秒直至数十分钟)后,将小球藻放入沸酒精中处理,其目的是,从而使小球藻中的化合物停留在碳反应的某一阶段;然后分离出各种化合物,测定其放射性。
②科学家发现光照30秒,14C出现在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六碳化合物和七碳化合物等20余种化合物中;而当把光照时间缩短为5秒时,14C主要出现在中(填化合物的具体名称),现已证明该化合物是CO2中的碳首先到达的化合物。
③为探究固定CO2的化合物,科学家改变某实验条件后,发现RuBP的含量快速升高,其改变的实验条件是,由此得出固定CO2的物质是RuBP。
(4)利用叶片作实验材料,做如下实验:
第1步:用直径1厘米的钻孔器,避开叶脉,打下小圆片10片,放于大注射器中注入水,用注射器抽去气体,当叶圆片全部下沉后连同水倒于小烧杯中,放在黑暗中备用。
第2步:另取小烧杯并加入适量NaHCO3稀溶液,加入10片叶圆片,开始叶圆片沉在烧杯底部,置于适宜光照下一段时间,发现有叶圆片上浮。请分析叶圆片上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