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7日,美国科学家首次直接探测到宇宙大爆炸第一波震荡,即原始引力波。这一发现可以让科学家第一次“看到”宇宙是怎样形成的,从而揭开宇宙诞生之谜。这表明
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 B.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
C.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 D.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
“人无信不立”,诚信对于一个人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为诚信作为价值观( )
A.决定人们的意识 |
B.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
C.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
D.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
《中国青年报》报道,为了维护院士的社会声誉,中国科学院的一些院士开会订出十戒:反对弄虚作假,反对学术腐败,反对不实署名……根据人生价值观的知识,完成下题。中科院是科学的神圣殿堂,然而个别院士却亵渎科学,导演出如“水变油”“基因皇后”“核酸风波”等闹剧,以致出现北大博导剽窃学术论文的事件。学术腐败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由此可见( )
①国家必须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④国家必须整治学术腐败现象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④ |
D.③④ |
漫画《所剩无几》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
所剩无几
A.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
B.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C.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
D.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
有人说:“国家给我多少钱,我就给它干多少活,按酬付劳,等价交换,既公平又合理。”这种思想行为的错误在于( )
A.没有认识到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联系的 |
B.没有确立主人翁意识,把个人同国家的关系看成了雇佣关系 |
C.没有真正懂得劳动力商品买卖也是等价交换的道理 |
D.没有认识到按劳分配与按酬付劳是一致的 |
书籍是人类精神的食粮,图书出版业和图书市场的发展健康与否,深刻地影响着民族文化的进步事业。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现实压力,精神文化需求的快餐化现象加强,人们对图书消费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倾向于轻松。有的出版商盗版猖獗、盲目跟风,一些出版社为了追求暂时利益滥发书号,有的出版社关注图书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结果造成图书质量良莠不齐、市场混乱和图书商品的大量积压。上述材料中的两种现象说明(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B.价值观人人都有,但人们不可能有相同的价值观 |
C.人们行动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世界观和价值观 |
D.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