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下列图片,分析有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
科技改变世界,科技引发革命。回望历史,可见一次次科技革命,改变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引起国家力量兴衰演变。
探究一:中国篇
(1)北宋时期哪项科技发明,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大大促进了文化传播的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是谁?
(2) 1964年10月,我国哪项重大科技成就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地位?
(3)培育出“东方魔稻”,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谁?
探究二:欧美篇
(1)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哪个国家?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什么时代?
(2)在第二次科技革命浪潮中,出现的新式交通工具有哪两种?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感悟: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贵州遵义卷)世界近代史上德国先后出现了一批优秀人物,他们的杰出贡献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两位德国人联合发表了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是什么?(2分)
(2)被誉为“汽车之父”的德国人是谁?(2分)
(3)“现代物理学的泰斗”,提出了人类文化宝库中极为重要的理论是什么?(2分)
(贵州黔东南州卷)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治国方针也应随之与时俱进,改革是时代的要求和必 然的选择。中外曾出现过许多著名的改革,并对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哪次改革为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这次改革与土地相关的措施是什么?
(2)19 世纪中后期,俄国和日本通过改革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请写出两次改革的名称。(2 分)
(3)美国为摆脱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进行了改革,请写出这次改革的名称及特点。(2 分)
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聚焦三农》栏目的内容,定位于报道和解析三农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农业是天下之根本,古今中外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业问题。
材料一: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二:下图
材料三:“驱除鞑虔,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四: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一定的生产资料。
材料五:
材料六:“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材料七: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
阅后请回答:
(1)材料一内容出自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图是唐代出现的哪一农业灌溉工具?
(3)根据材料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哪一内容是解决土地问题?
(4)根据材料四,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什么法令来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1分)
(5)观察材料五,农村开始富裕,生产迅速增长得益于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采取哪一重要措施?
(6)材料六是日本历史上哪一次重要改革?(1分)
(7)材料七是俄国历史上哪次改革?(1分)
(吉林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皇诏书规定: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材料二:“法令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材料三:“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
材料四:“农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1)材料一反映的是古代日本的哪一次改革?使近代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改革对俄国历史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写出一例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成功探索。
(3)材料三反映的是美国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
(4)材料四的内容体现了中国新时期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的哪一经济政策?
(5)结合材料写出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