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日本是中国的重要邻邦,如何理解和看待日本在近现代史中的发展和崛起,并从中找到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和现实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1)依据材料一,概括归纳日本改革的内容。(答出两点即可).
(2)此次改革后的日本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危害?(4分)
材料二:“战败后的日本,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但日本政府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有利条件……到1955年,日本工业就已恢复到二战前的最高水平。此后近20年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二战后东亚的经济奇迹。”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二战后日本政府是怎样创造经济奇迹的?(答出三点即可)
(4)通过日本历史上的两次崛起,谈谈你的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日本明治维新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比较表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图)

年份
拥有厂家
拥有资本
工人人数
1913
689家
33亿元
27万多
1920
1795家
50亿元
55万多

(1)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情况?
(2)联系有关历史知识,分析说明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阅读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可以获取很多有效信息,有助于探究重要的历史现象,请识读以下两幅历史地图,然后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有何积极意义?
(2)《宋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请问,图二与《宋书》记载的现象有何联系?
(3)请根据两幅历史地图,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
(4)请给两幅历史地图中反映的移民现象用简单的词语概括命名,填入图的标注中。

(5)现代社会中也有许多移民国家(如美国)或移民城市(如深圳),请说说移民对这些国家或城市的积极作用。

材料题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正一步步向世界强国迈进。请你结合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商鞅变法是在谁的支持下进行的?孝文帝是哪一少数民族的皇帝?
(2)商鞅变法中有关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内容是哪一项?孝文帝是如何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
(3)试分析两次改革成功的原因。
(4)从社会发展角度,你怎样看待商鞅和孝文帝的历史作为?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面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不断探求适应时代剧变的生存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背景链接: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材料一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如果说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那么到了20世纪初年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背景链接:20世纪初30年代,日本加速对外扩张,发动了侵华战争。
材料二“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机!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号召抗战的宣言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谈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康有为”领导了哪一场变法?写出该变法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
(2)材料一中的“孙中山”领导了哪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场革命引起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哪些变化?(举两例,2分)
(3)材料二中国共两党的宣言(谈话)是在哪一事变后发表的?依据材料概括国共两党的共同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国共两党英勇抗日的战例。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探求生存之路的过程中,领导力量变化的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 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二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三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使中国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二,“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为什么“黑暗依旧”?
(3)材料二所述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分别指什么?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道路中的两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事件。
(5)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至少写出2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