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前四周期元素,它们原子序数的大小关系为A<C<B<D<E。又知A原子的p轨道为半充满,其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是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中最高的。D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其3p轨道将全充满。B+离子比D原子形成的离子少一个电子层。C与B可形成BC型的离子化合物。E的原子序数为2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元素A简单氢化物中A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B、C、D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C的气态氢化物易溶于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E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元素E的单质晶体在不同温度下可有两种堆积方式,晶胞分别如图a和b所示,则其面心立方堆积的晶胞与体心立方堆积的晶胞中实际含有的E原子的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_。
(3)实验证明:KCl、MgO、CaO、TiN这4种晶体的结构与NaCl晶体结构相似(如图所示),其中3种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如下表:
| 离子晶体 | NaCl | KCl | CaO | 
| 晶格能/kJ·mol-1 | 786 | 715 | 3401 | 
则该4种离子晶体(不包括NaCl)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
(4)金属阳离子含未成对电子越多,则磁性越大,磁记录性能越好。离子型氧化物V2O5和CrO2中,适合作录音带磁粉原料的是________。
(5)温室效应,科学家设计反应:CO2+4H2—→CH4+2H2O以减小空气中CO2。若有1 mol CH4生成,则有________mol σ键和________mol π键断裂。
氯碱厂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NaOH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依据上图完成下列问题:
 在电解过程中,阴极上生成气体的电子式为。
 (2)精制过程中除去阳离子中的Ca2+、Mg2+等杂质,除去Mg2+的离子方程式为。
 (3)精制过程要除去 ,可选择下列溶液中的(填字母序号),并将加入的顺序以箭头符号(↓)的形式画在图上(精制过程中加入试剂从左到右的顺序为先后顺序)。
,可选择下列溶液中的(填字母序号),并将加入的顺序以箭头符号(↓)的形式画在图上(精制过程中加入试剂从左到右的顺序为先后顺序)。
 a.Ba(OH)2 b.Ba(NO3)2 c.BaCl2
 (4)在实际生产中也可以用BaCO3除去 (已知溶解度BaSO4<BaCO3),试用平衡移动原理加以解释:。
(已知溶解度BaSO4<BaCO3),试用平衡移动原理加以解释:。
 (5)脱盐工作中,利用NaOH和NaCl在溶解度上的差异,通过蒸发、冷却、、(填操作名称)而制得50%的NaOH溶液。
为探究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工业用电石与水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炔与溴水发生了 加成反应。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推测在制得的乙炔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杂质气体,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之,再与溴水反应。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同学实验中两个主要的化学方程式、。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炔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其理由是
 (a)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炔
 (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炔
 (3)乙同学推测此乙炔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在验证过程中必须将此杂质全部除去。
 (4)请你选用下列四个装置(可重复使用)来实现乙同学的实验方案,将它们的编号填入方框,并写出装置内所放的化学药品。

合成氨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是氮气和氢气。氮气是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通常使用的两种分离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气的来源是水和碳氢化合物,写出分别采用煤和天然气为原料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备A中含有电加热器,触媒和热交换器,设备A的名称是________,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备B的名称为________,其中m和n是两个通水口,入水口是________(填“m”或“n”)。不宜从相反方向通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备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原料气制备过程中混有的CO对催化剂有毒害作用,欲除去原料气中的CO,可通过如下反应来实现:
 CO(g)+H2O(g) CO2(g)+H2(g)
CO2(g)+H2(g)
 已知1 000 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627,若要使CO的转化率超过90%,则起始物中c(H2O)∶c(CO)不低于________。
将下列家庭常用药物与相应作用连线。
 板蓝根冲剂伤口消炎
 甘草片退热止痛
 红霉素抑制胃痛、助消化
 扑尔敏抗菌消炎
 阿司匹林治疗感冒
 碘酒镇咳化痰
 胃舒平抗过敏
在 中用虚线标示出氨基酸形成肽键时断裂化学键的位置。
中用虚线标示出氨基酸形成肽键时断裂化学键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