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亚硝酸钠(NaNO2)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醚,是常用的食品发色剂
(1)第一电离能:N ___O(填“<”、“>”或“=”);NO2的空间构型为____
(2)亚硝酸钠在3200C会分解生成氧化钠、一氧化二氮等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亚硝酸钠是亚硝酸的钠盐。HNO2的结构如图所示,则HNO2分子中有___个键:
HNO2的酸性比HN03弱是因为_____

(4)亚硝基钻钠是钴的一种配合物,易溶于水,与钾离子反应生成淡黄色的
沉淀,可用于检验K+的存在。
①基态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
②用亚硝酸钻钠检验K+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金属钴的堆积方式如图所示,若一个钴原子的半径为r,,则晶胞的体积V(晶胞)=__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揖选做题铱本题包括 A B 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 A 小题评分。
A.一项科学研究成果表明,铜锰氧化物( CuM n 2 O 4 )能在常温下催化氧化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甲醛( HCHO )。
(1)向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Cu(N O 3 ) 2 Mn(N O 3 ) 2 溶液中加入 N a 2 C O 3 溶液,所得沉淀经高温灼烧,可制得 CuM n 2 O 4
Mn 2 基态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
N O 3 - 的空间构型是(用文字描述)。
(2)在铜锰氧化物的催化下, CO 被氧化为 C O 2 HCHO 被氧化为 C O 2 H 2 O
①根据等电子体原理, CO 分子的结构式为
H 2 O 分子中O 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③1 mol C O 2 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
(3) 向 CuS O 4 溶液中加入过量 NaOH 溶液可生成 [Cu(OH ) 4 ] 2 - 。不考虑空间构型, [Cu(OH ) 4 ] 2 - 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其单质及合金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
(1)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可实现由铝土矿制备金属铝,其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A l 2 O 3 (s)+AlC 1 3 (g)+3C(s)=3AlCl(g)+3CO(g) H="a"kJ·mol 1
3AlCl(g)=2Al(l)+AlC 1 3 (g) H="b"kJ·mol 1
①反应 A l 2 O 3 (s)+3C(s)=2Al(l)+3CO(g) H =kJ·mol-1(用含 a b 的代数式表示)。
A l 4 C 3 是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 A l 4 C 3 与盐酸反应(产物之一是含氢量最高的烃) 的化学方程式为
(2)镁铝合金( M g 17 A l 12 )是一种潜在的贮氢材料,可在氩气保护下,将一定化学计量比的 Mg Al 单质在一定温度下熔炼获得。该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的反应方程式为 M g 17 A l 12 +17 H 2 =17Mg H 2 +12Al 。得到的混合物 Y ( 17Mg H 2 +12Al )在一定条件下可释放出氢气。
①熔炼制备镁铝合金( M g 17 A l 12 )时通入氩气的目的是
②在 6.0mol·L - 1 HCl 溶液中,混合物 Y 能完全释放出 H 2 。1 mol M g 17 A l 12 完全吸氢后得到的混合物 Y 与上述盐酸完全反应,释放出 H 2 的物质的量为
③在 0.5mol·L - 1 NaOH 1.0mol·L - 1 MgC l 2 溶液中,如图混合物 Y 均只能部分放出氢气,反应后残留固体物质的 X 射线衍射谱图如图所示( X 射线衍射可用于判断某晶态物质是否存在,不同晶态物质出现衍射峰的衍射角不同)。在上述 NaOH 溶液中,混合物 Y 中产生氢气的主要物质是(填化学式)。

(3)铝电池性能优越, Al-AgO 电池可用作水下动力电源,其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既有利于节约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环境。实验室利用废旧电池的铜帽( Cu Zn 总含量约为99%)回收 Cu 并制备 ZnO 的部分实验过程如下:

(1)①铜帽溶解时加入 H 2 O 2 的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②铜帽溶解完全后, 需将溶液中过量的 H 2 O 2 除去。除去 H 2 O 2 的简便方法是
(2)为确定加入锌灰(主要成分为 Zn ZnO ,杂质为铁及其氧化物)的量,实验中需测定除去 H 2 O 2 后溶液中 Cu 2 + 的含量。实验操作为: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含有 Cu 2 + 的溶液于带塞锥形瓶中,加适量水稀释,调节溶液 PH =3~4,加入过量的 KI ,用 N a 2 S 2 O 3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上述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摇摇 2Cu 2 + +4I-= I 2 +2CuI (白色)↓ 2 S 2 O 3 2 - + I 2 =2I-+ S 4 O 6 2 -

①滴定选用的指示剂为,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
②若滴定前溶液中的 H 2 O 2 没有除尽,所测定的 Cu 2 + 含量将会(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已知 PH >11 时 Zn(OH ) 2 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 [Zn(OH ) 4 ] 2 - 。下表列出了几种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 PH (开始沉淀的 PH 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 0 mol/L 计算)。


开始沉淀的 PH 沉淀完全的 PH
Fe 3 + 1. 1
3. 2
Fe 2 + 5. 8
8. 8
Zn 2 + 5. 9
8. 9

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30% H 2 O 2 、1. 0 mol/LHN O 3 、1. 0 mol/LNaOH 。由除去铜的滤液制备 ZnO 的实验步骤依次为:①;②;③过滤;④;⑤过滤、洗涤、干燥;⑥900℃煅烧。

(12 分)硫酸钠-过氧化氢加合物( xN a 2 S O 4 ·y H 2 O 2 ·z H 2 O )的组成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①准确称取1. 7700 g 样品,配制成100. 00 mL 溶液A。②准确量取25. 00 mL 溶液 A ,加入盐酸酸化的 BaC l 2 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体0. 5825 g 。③准确量取25. 00 mL 溶液 A ,加适量稀硫酸酸化后,用0. 02000 mol·L - 1 KMn O 4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KMn O 4 溶液25. 00 mL。 H 2 O 2 KMn O 4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2Mn O 4 -+5 H 2 O 2 +6H=2Mn 2 +8 H 2 O+5 O 2

(1)已知室温下 BaS O 4 K s p =1.1×10-10,欲使溶液中 c(S O 4 2 ) ≤1.0×10-6 mol·L - 1 1,应保持溶液中 c(S O 4 2 ) ≤1. 0×10-6 mol·L - 1 ,应保持溶液中 c(Ba 2 ) mol·L - 1
(2)上述滴定若不加稀硫酸酸化, Mn O 4 - 被还原为 Mn O 2 ,其离子方程式为
(3)通过计算确定样品的组成(写出计算过程)。

合成氨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是氮气和氢气。氮气是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通常使用的两种分离方法是;氢气的来源是水和碳氢化合物,写出分别采用煤和天然气为原料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设备A中含有电加热器,触媒和热交换器,设备A的名称是,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设备B的名称是,其中m和n是两个通水口,入水口是(填"m"或"n")。不宜从相反方向通水的原因是
(4)设备C的作用是
(5)在原料气制备过程中混有的CO对催化剂有毒害作用,欲除去原料气中的CO,可通过以下反应来实现:
CO(g)+ H 2 O(g)C O 2 (g)+ H 2 (g)

已知1000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0.627 ,若要使 CO 的转化率超过90%,则起始物中的 c( H 2 O):c(CO) 不低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