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让莫言来“对抗语文”吧
伍湖
书店、书摊接连有两本书《对抗语文》、《野性的红高粱——莫言传》在热卖,作者是同一个——叶开,他是作家、评论家,也是中国重要的文学刊物《收获》编辑部主任。记者开叶开的玩笑:尽管你也有两下子,但仍显势单力薄,“对抗语文”,校正传统语文教育僵化路子,如此重体力费脑筋的活还是交给莫言同志吧,他挟诺贝尔文学奖之势。
记者:一句话,说说莫言厉害在哪里?
叶开:新时期以来的作家里,莫言是真正触摸到土地灵魂的作家之一。莫言对写作有很高的自我要求,每写一部新的长篇小说,结构都绝不重复,都有新发现。
记者:很多人几乎同时看到你的《莫言传》和《对抗语文》,就自然会把莫言等大作家成功和中国语文教育扯在一起,大作家是不是只能在对抗传统语文教育中脱颖而出?
叶开:在中国大陆的特殊教育体制下,优秀作家一定是“对抗语文”后才出现的。大作家更不用说了。我在《莫言传》里专门分析过莫言的创作,在创作起步阶段,如何努力地摆脱“文学教材”钳制,以新的思考、新的视角进行反思。优秀作家不是去体验别人的生活,写别人的情感,而是重返自我,展现自我,从自己内心深处挖掘喷涌的灵感之源。莫言的“高密东北乡”是他开掘出来的一片特殊文学国土——这是通过作家的心灵和想象再度创造出来的世界。
记者:莫言也在追问:“有朝一日高考与中考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革,语文教材也编订得让人满意,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就必然地提高了文学素养,并由此进而提高了人的素质了呢”,你说呢?
叶开:他的批判直入问题核心,高考与中考必须进行革命性改革,语文教材编订要有质的变化。我个人感觉到,在“对抗语文”上,与很多一线教师、有思考力的家长不断互动之后,产生了很多“正能量”效应。教育是立国根本,人人都应该来关心。
记者:莫言说,女儿经常来问我一些语文方面的问题。我总是含含糊糊地谈谈我的看法,然后要她去问老师并且一定要以老师的说法为准。我的不自信是因为我没按部就班地念中学,骨子里深藏着自卑——请你帮我们分析一下莫言的自卑。
叶开:莫言所谓“骨子里的自卑”不是他对语文没有看法,没有研究,而是他没有参加过长期的、残酷的作业和考试训练,没有被这种条条框框洗脑,不懂得这种“正确的思考”方法,所以也无法按照现行教育体制僵化模式来思考问题。别说他了,我是科班出身,身经百考,碰见女儿小学语文问题,照样歇菜。女儿读小学遇到一个题目:三国时期最足智多谋的人是谁。
女儿自信回答:“孔明和庞统”。结果标准答案是“诸葛亮”。老师说:在小学阶段答案只能写诸葛亮或周瑜,写孔明也算错。即使作家、博士,也答不出老师规定你必须答出的答案。——你敢不自卑吗?
记者:《对抗语文》一书,叙述了你和女儿的痛苦经验。抗争成功了吗?
叶开:要做一个负责任的父亲,不能眼瞅着女儿被中国语文教育的地沟油伤害,在填鸭式教育中被豢养成了肥胖的鸭子。“对抗语文”不全是痛苦,我们得到的更多是快乐。因为关心现在的语文,我才有机会深入分析语文教材,研究其中潜藏的各种问题,并与孩子一起进行有针对性的、快乐的阅读。小学低年级时,我每晚在她临睡觉前都给她读书,到她自己能读厚书了,自己就成了很有经验的小读者。她的阅读积累在今后,会成为一种财富——评价标准如果按照现在的考试成绩来讲,她并不是语文成绩最好的,但总很轻松地在前几名。考试我是专家啦,小学初中总不及格,到高考、硕士、博士,几乎都是第一名,还是那么一点阅读积累起作用。莫言虽然没有上过初中高中和正规的大学,但他的有效阅读积累,远超他的同龄人。小学毕业的他在县棉花加工厂夜校给那些中学生上语文,参军后他给高中毕业生战友们上语文和政治。这都是因为读了“干货”,学到了真材实料的知识。
(选自《申江服务导报》2013.01.09,有删改)结合全文,概括让莫言来“对抗语文”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含意。
(1)在中国大陆的特殊教育体制下,优秀作家一定是“对抗语文”后才出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能眼瞅着女儿被中国语文教育的地沟油伤害,在填鸭式教育中被豢养成了肥胖的鸭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全文,请分条概括应从哪些方面来“对抗语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访谈的最后部分叶开谈到“有效阅读积累”,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日风动,一僧日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
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
下列各句和“欲洁其身,而乱大伦”中“洁”的词类活用方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既来之,则安之 | B.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 |
C.何以利吾国? | D.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
对下列加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天命之谓性本性 |
B.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适合,符合 |
C.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放下 |
D.子庶民,则百姓劝收到勉励而百姓努力 |
下列各组中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①盍各言尔志?(盍:何不)②曲肱而枕之(肱:胳膊) |
B.①愿无伐善,无施劳(伐:夸耀)②受国之垢,是谓之耻(垢:耻辱) |
C.①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辟:偏爱)②法即一宗,人有南北(即:虽然) |
D.①愚人无智,空口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爽:爽口) |
②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适合,符合)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里,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在座的朋友们,并通过你们向勤劳勇敢的巴西人民,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摘自胡锦涛在巴西国会的演讲)。 |
B.一切必要的事都做好了:脚、手、颈、耳,已经特别仔细地照跳舞会所需要的那样洗过了,搽过香水和香粉了;挑花的丝袜和白缎子的有彩带结的鞋已经穿上了。 |
C.当航天员重返地面,身体又面临一个从失重到正常重力环境的重新适应过程,这个过程被称为再适应。 |
D.“随你怎么说!”索尼亚看了看娜塔莎的衣服,失望地叫了一声。“随你怎么说,还是太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