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下,在容积为1升的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H2和I2发生可逆
H2(g) +I2(g)
2HI(g) ΔH =" -14.9" kJ/mol,实验时有关数据如下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
| A.平衡时,乙中颜色更深,a>0.008 |
| B.平衡时,放出的热量:Q1=1/2Q2 =0.149kJ |
| C.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 |
| D.平衡后,向甲中再冲入0.004 mol HI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HI的百分含量不变 |
已知25℃时,AgI和AgCl饱和溶液中c(Ag+)分别为1.22×10-8mol·L-1和1.30×10-5mol·L-1。若在5mL含有KCl和KI浓度均为0.01mol·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等体积等物质的量的浓度的AgNO3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先产生的是AgI沉淀 |
| B.AgCl的Ksp为1.69×10-10 |
| C.混合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K+)>c(NO3-)>c(Ag+)>c(Cl-)>c(I-) |
| D.若在AgI悬浊液中滴加少量的KCl溶液,黄色溶液不会转变成白色沉淀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ⅥI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
| B.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
| C.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
| D.CCl4属于共价化合物,每个原子都满足8电子结构,其水溶液能导电 |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足量的铜片与含有0.4molHNO3的浓硝酸充分反应生成NO2的分子数为0.2 NA |
| B.O2和N2的混合气22.4L中一定含有2 NA个原子 |
| C.某醋酸钠溶液中含有1molCH3COO—离子,则Na+数目等于NA |
| D.14 g链烃(分子通式为CnH2n,n≥2)中含有的C=C键数目一定为NA/n |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光缆在信息产业中有广泛应用,制造光缆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 |
| B.海轮外壳上镶入铅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
| C.大力开发和应用氢能源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 |
| D.高温能杀死H1N1流感病毒的原因是蛋白质受热变性 |
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分子与苯分子中碳碳键不同,但二者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
| B.乙烯、聚氯乙烯、苯乙烯分子结构中都含有不饱和键 |
| C.乙醇既可以作燃料,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如无水乙醇可用于杀菌、消毒 |
| D.淀粉、油脂、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