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4 分)建国  60 多年来,我国化学基础科学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
(1)二氧化钛中 Ti 的化合价为        。
(2)萘胺的一个分子中,C、H、N 三种原子的个数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已知 NaNO2 能发生如下反应(化学方程式已配平):
2NaNO2+2KI+2H2SO4=I2+2M↑+2H2O+Na2SO4+K2SO4,则 M 的化学式是         。
(4)根据上述反应,可用化学试纸及生活中常见物质进行实验来鉴别亚硝酸盐和食盐,现有碘化钾淀粉试纸,则还需选用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物质为________(填序号)。
①食用油    ②白酒    ③食醋    ④牛奶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2)现有以下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⑤的名称是;取用粉末状固体必须用到的仪器是(填序号)。
(2)如果用H2O2分解来制取氧气,制气装置最好选用仪器(填序号);这种装置还可以用来制CO2,其化学方程式为:,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为法。
(3)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其方程式分别是:

乙同学利用加热碳酸氢钠的方法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他不选用碳酸氢铵制取CO2的理由是
(4)将(3)中制取二氧化碳的仪器装配好后,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
(5)在⑤中收集满二氧化碳,倒扣于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⑤中液面_______(填“上升”或“不变”);理由

(3分)下列实验操作中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选填合理选项的字母序号,答案并非唯一)。

A.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检验气体产物,结束时先将导管从石灰水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
B.硫、红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先往瓶中装满水,后引燃可燃物
C.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先向锥形瓶内添加石灰石,再向长颈漏斗内注入适量稀盐酸
D.制取氧气时,先将导管伸入倒置于水槽中的集气瓶口.再加热盛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试管

下图是与水有关的3个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烧瓶里的水只发生了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B中试管1内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直饮水”的主要生产流程为:自来水→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直饮水,其中超滤膜可以让水分子通过,其它大分子污染物则被截留。从原理上说,此流程中超滤膜的作用与实验C中的等材料是相同的。

碳元素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碳单质的结构图示中,表示石墨的是(填编号)。

(2)煤燃烧时上方会出现蓝色火焰(如右图)是CO燃烧产生的。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反应:;若在煤火上洒些氧化铜,会有铜生成。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反应:

(3)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以下是固定二氧化碳的成功范。 例:
CO2+2NH3 CO(NH2)2 + X。此反应中物质X的化学式为
若上述反应中,有44gCO2参加反应,则有g NH3参加了反应。
(4)现代文明追求“低碳生活”——指耗能尽量少,从而使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得以减低的生活。请举出一项“低碳生活”的具体行为:

四种物质A、B、C和D的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物质
A
B
C
D
——氢原子
——氧原子
——硫原子
图例说明
微观示意图




(1)1个A分子中含有个原子。
(2)这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填表中字母)。
(3)物质D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4)常温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反应(各物质均用化学式表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