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地震后,在抗震救灾期间,每天喷洒大量84消毒液的稀溶液,对遭受地震灾难之后形成大片废墟进行不断消毒.84消毒液是由次氯酸钠和表面活性剂混合配制的消毒剂,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广泛用于公共场所和家庭卫生消毒,由于84消毒剂有一定腐蚀性,将其稀释成0.2%-0.5%,浸泡时间为10到30分钟.
(1)配制60Kg质量分数为0.5%的次氯酸钠消毒液,需要使用12%的84消毒液     kg.
(2)为了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要确保地震大灾之后无大疫,要求由政府防疫部门统一购置,让一些常备医用消毒剂走进每家每户.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消毒剂
化学式
性质和用途
注意事项
过氧乙
酸溶液
CH3COOOH
过氧乙酸易挥发、易分解,其分解产物为醋酸和氧气.过氧乙酸具有很强的消毒杀菌能力,可以迅速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病菌、细菌等
 
醋酸对皮肤有腐蚀作用
双氧水
H2O2
过氧化氢溶液俗称为双氧水,是一种无色液体,容易分解,其分解产物为水和氧气.双氧水具有较强的消毒杀菌能力.
需低温、避光保存

对地震中患有外伤的灾民进行伤口消毒时,选用的合适消毒剂是      ,原因是         
(3)地震给本地经济和生存环境带来某些严重后果,所有水源受到腐败物质的污染,在短时间内不能直接使用.为了保障本地饮用水的安全,生活用水需要多次消毒.
①使用二氧化氯用于消毒杀菌,则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      
②如果使用漂白粉作为水源消毒剂,漂白粉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其化学式为Ca(CIO)2.次氯酸钙很不稳定,遇水就生成Ca(OH)2和HCIO.请写出次氯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收集气体:

(1)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该反应原理选用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字母代号,下同),
收集装置是
(2)甲烷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其密度大约是空气密度的一
半。它极难溶于水,很容易燃烧。在实验室里,甲烷是用无水醋酸钠(CH3COONa)和碱石
灰(NaOH和CaO)混合加热制得的。有关化学方程式为:CH3COONa + NaOH
Na2CO3 + CH4↑。据此选用实验室制取和收集甲烷的组合装置是

3分)(1)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人人有责,作为一个公民,你能够做到:回收各种废弃塑料;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等;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等。
(2)铵态氮肥(如NH4HCO3、NH4Cl等)不能与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等碱性物
质混合施用,否则,就会发生反应,
(3)当在口中咀嚼米饭和馒头时会感到有甜味,这是因为唾液中含有
它能将食物中的部分淀粉催化水解为的缘故。

已知溴元素的元素符号为Br,溴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问:
(1)x的值为;溴离子符号为
(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填序号)。

(3)溴化氢的水溶液也是一种酸,该酸称为“氢溴酸”;其溶质的化学式为

(5分)复分解反应是我们学过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学习时,应注意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深刻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已知BaSO4难溶于水)
(1)任挑下列三个化学变化中一个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
①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混合: ②碳酸钾溶液与稀盐酸混合: ③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硝酸混合。
化学方程式:
(2)你想过上述复分解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吗?这是因为在这些反应物中含有一些“特殊”的阴、阳离子,它们能相互结合。如上述反应①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Ba2+和SO42,而Cl、Na+则是“旁观者”,并没有参加反应。请你分析上述反应②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上述反应③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3)请根据你的想象,在下图右边的容器中画出体现NaOH溶液和稀盐酸反应产物的示意图。

(6分)2012年1月, 广西河池宜州市境内龙江发生的镉浓度超标事件,处置人员向河中投放石灰和氯化铝,中和过滤河内超标的镉,降低镉浓度。
(1)镉是人体的
A.常量元素 B.微量元素 C.有害元素
(2)镉(C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由此可知镉原子的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2个电子形成(填粒子的化学符号)。

(3)生石灰溶于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过程中(填“吸收”、“放出”)热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