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分)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2)取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先倒入半杯水,再放入一大块冰糖,立即在玻璃杯外壁液面位置做上记号,冰糖完全溶解后液面低于记号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装置的设计和组装是一个改进变化的过程,请观察下列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如果实验室用KClO3与MnO2混合加热制O2,可选用上述(填编号)作为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B装置的适用条件改进后得到C装置。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此时发生装置选用B(或C)而不选用A的理由是。下列实验室气体的制取可选用上图中C、E作为制气装置的是(填编号)
①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②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③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在加热的情况下制CH4
(3)F 装置从a、b中某一个接口进气,可以代替D、E 装置收集气体,并且可以减少气体向空气中的逸出。为了检验F装置的气密性,某同学对F装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处理。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将b端导管口放入水中,然后,再用,观察b端水中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现用A、F装置来制取并收集氧气,连接A装置的应是口(选填“a”或“b”)。

下图是几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10℃时,这几种固体中的溶解度最小。
(2)向烧杯中加入100g水,将含160g硝酸钾和10g
氯化钠的混合物加入该烧杯中,溶解配成80℃
的溶液,再冷却到10℃,烧杯中析出的固体的
名称是,质量是g。当硝酸钾中含
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采用(填“降温”或
“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3)在40℃时,将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KNO3和NaCl溶液,冷却到20℃,此时关于它们溶质质量分数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选填编号)
A.可能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B.可能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C.两者可能仍旧相等
(4)下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用上图表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上图所示的配制过程还有两种仪器未画出,它们是。将100g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10%增大为20%,若保持溶剂质量不变,需加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g。

(共3分)(1)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方法检验蜡烛的燃烧产物,
将烧杯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十几秒钟,发现烧杯
壁上没有水雾出现,原因可能是

(2)用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加热液体的实验,其中用
作热源的仪器是(填仪器名称,
下同),用来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某化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以及泥沙等杂质。为了将粗盐提纯,设计了以下操作流程: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述问题:
(1)操作Ⅰ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2)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3)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的实验目的是
经过操作Ⅱ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
过滤
(4)某同学所得精盐比其他同学明显要多,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AB
_______ ____

A.滤纸破损,滤液浑浊就蒸发
B.蒸发时未用玻璃棒,有一些液体溅出
C.提纯后所得精盐尚未完全干燥
D.溶解时水的量太少,使食盐未完全溶解

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之一。 冶炼铜常用铜矿石——孔雀石,其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绿色的不溶于水的固体,受热易分解,从组成上分析,它兼备碱和碳酸盐的化学性质,所以能与酸发生反应。
斌斌同学准备在实验室中以碱式碳酸铜、铁粉、稀盐酸为原料来制取铜,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碱式碳酸铜中含有种元素。
(2)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三种常见的氧化物,其中有一种通常是黑色固体,请写出该黑色固体与木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碱式碳酸铜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4HCl====2CuCl2+CO2↑+3H2O。预测实验现象:
(3)若孔雀石样品中含有44.4gCu2(OH)2CO3,充分反应后,理论上能得到铜的质量为g。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