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作如下处理:
(1)如果只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作用,则 号试管作为对照。
(2)如果只探究唾液作用,则只要 号试管作为对照就可以了。
(3)将三支试管放入37℃温水10分钟全取出,滴加碘液,不会变蓝的是 号试管。
(4)实验结果说明:
下列是“检测教室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步骤:
①用牛肉汁(或土壤浸出液、牛奶)与琼脂混合配制培养基;
②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平铺在两个培养皿中进行高温处理,冷却后使用;
③在教室打开培养皿A ,暴露在空气中10分钟,再盖上,封好。培养皿B不做任何处理。④将两套培养皿同时放入恒温箱中培养,几天后观察培养皿中菌落的生长情况。
(1)在第一步配置培养基的操作中,牛肉汁起什么作用?()
A.使培养基闻起来很香,容易吸引细菌 | B.使培养基表面看起来很黏稠 |
C.为细菌等的生物的生活提![]() |
D.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有机物 |
(2)在第2步操作中培养皿和培养基进行了高温处理,目的是。
(3)步骤3的操作,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
。
(4)在实验过程中选取两套培养皿的目的是。
(5)如果实验成功,几天后观察培养皿中的菌落,会发现培养皿中的没有菌落生长。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
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
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________装置中的叶片。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如果乙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乙装置必须放
在___________环境中,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水分是通过
叶片上的_____________散失的。
(4)该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
A.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 B.水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
C.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 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5)实验过程中,检测两个装置内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应是____。
为了证明细菌对动物遗体有分解作用,某科技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三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鱼的内脏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向鱼的内脏上滴加一些蒸馏水,使鱼的内脏保持潮湿。
方案一: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二: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三: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的环境条件下。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组要选用相同的实验材料的意义是。
(2)要让实验材料保持潮湿的理由是。
(3)三个方案中,最好的方案是。另外两个不太理想的方案各自的主要问题分别是、。
实验探究(共14分)
洗衣粉中含有去污剂、表面活性剂及助剂等,助剂作用是提高表面活性剂的去污能力,按助剂是否含磷洗衣粉可分为含磷洗衣粉和无磷洗衣粉两种。因为含磷洗衣粉会污染水体,对水生生物造成影响,因此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某同学欲探究“含磷洗衣粉中的磷对藻类繁殖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获得藻类:从富营养化的池塘中取水,静置4小时,倒去上清液,留下藻类;再静置4小时,倒去上清液,留下藻类;重复3次。
②分组编号:将藻类先加水800毫升搅匀,平均倒入2只500毫升烧杯中,标号为A,B。
③分别处理:A烧杯中加入0 1克含磷洗衣粉,B烧杯中加入0.1克同品牌不含磷洗衣粉。
④培养观察:在适宜条件下培养5天,观察藻类的数量。
(1)①中重复3次的目的是。
(2)③中B烧杯加入不含磷洗衣粉而不是加入清水,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④中“适宜条件”具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适宜。
(4)实验前,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对该实验做一个假设,你的假设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预测藻类数量较少的烧杯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该实验有一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表是某实验中学的同学做的“废电池浸出液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的结果
时间 |
第一天 |
第二天 |
第三天 |
第四天 |
第五天 |
第六天 |
第七天 |
清水中发芽率 |
0 |
8% |
68% |
82% |
91% |
93% |
95% |
废电池浸出液的发芽率 |
0 |
2% |
7% |
8% |
8% |
10% |
10% |
(1)请用曲线的形式表示中小麦种子在不同环境的发芽率。
(2)针对上述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请你分析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及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