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考题:
【选修3——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
2013年中国周边外交引起了广泛关注,以下是某班同学准备课前演讲收集的材料:
7月 |
重组后的国家海洋局首次以中国海警局名义,组织海警舰船编队进入钓鱼岛领海内巡航, 开展钓鱼岛海域维权执法。 |
9月 |
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四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以推动中国和中亚地区密切交流合作,促进区域快速繁荣,造福各国人民。 |
10月 |
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提出中国将致力于构建横跨太平洋两岸、惠及各方的地区合作框架,推动构建更紧密伙伴关系,共谋亚太长远发展。 |
(1)请根据该同学搜集的材料,帮其拟定一个演讲题目。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包容互鉴,促进世界和平
B.与邻为伴,实现合作共赢
C.平等互信,维护公平正义
(2)运用《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体现的道理。
材料一 图1 不同收入群体对物价的敏感度
图2:2010年1—10月份我国CPI走势图
注: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意味着出现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材料二 针对物价上涨、通胀压力加大的势头,2010年1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具体措施包括: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副产品供应、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健全价格监管法规、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建立市场价格调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等。
(1)指出材料一中图1、图2的经济信息。(6分)
(2)结合上述图表和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生活与消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知识谈谈国务院为稳定物价所采取措施的依据。(13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BBS、电子邮箱、QQ、博客、微博等网络名词不断涌现。“今天你织围脖了吗”已经成为最新的网络问候语。“围脖”(微博)就是微型博客,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即时聊天工具等多种途径随时随地发布文字、图片、视频,同时可以实时“follow”(跟随)及转发某些用户发布的信息。微博的特点是简单、迅捷、互动性强,和博客相比更有人情味,使用者只需用几个短句将心中最想说的话写下,就可以在网上传播和交流。这符合当前网民快节奏的生活需求。
材料二一位媒体评论员说:微博的出现可以说是互联网时代更深入人心的一种表现,每个人都有表达、沟通的欲望,而字数的限制给予了作家和普通网民不分高下的发言权,从而推进了草根文化的发展。
注:“草根文化”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区别于高雅文化、上流文化以及传统文化,如“段子”(指手机短信)就是典型的草根文化,其通俗性、娱乐性广为手机用户接受,但草根文化良莠不齐,不良信息沉渣泛起。
(1)请你谈谈“微博”的兴起及其特点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2)有人说:“草根文化”植根于群众,是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应该鼓励其发展。也有人认为:“草根文化”长于民间,难登大雅之堂,应控制其发展。针对这两种观点,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网络问政,就是走进基层,直面群众,原生态听取民意,零距离了解民生。领导干部不仅要上网收集“网情”,更要下网办好“网事”,实现政民互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目前,“网络总政”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常态。
材料二 2010年9月9日,在一则反映某市物价局“涉嫌行政乱作为,滥用职权”的网帖后面,“该省物价局网络发言人”在网络问政平台进行了回复:此帖反映的基本案件存在,但早些时候该案件已由当地法院判决,两审结果都为原告败诉,法院认定物价部门在此事中不存在滥用职权的问题。被监督的某市物价局对此事非常重视,本着有别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加强对全市物价局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大力推进政风行风建设。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网络问政的政治意义。
(2)结合材料二,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说明政府怎样才能更好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材料一: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2011年3月15日央视报道河南孟州市等地养猪场在饲料中非法添加“瘦肉精”,而这些猪却顺利地通过了多个政府部门的监管,顺利进入市场,甚至进入著名肉食品企业双汇公司旗下的济源双汇食品公司。该报道刊发后,食品质量安全再一次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关注。
材料二:有报道称,.南开大学有意在2011年增设1个本科专业,名为“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旨在为社会培养循环经济、再生资源、低碳经济等领域的急需人才。据悉,教学计划涉及的主要专业实验均与绿色能源、低碳经济等现今高新技术产业相关,包括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微生物实验、环境工程实验、环境污染控制原理实验、再生资源工程实验、可再生能源工程技术实验和低碳化与节能实验等。所以,也有人将这个专业称作“低碳经济”专业。南开大学2011年增设的“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制为4年,也就意味着,到2015年,将有一批学习了 “低破经济”的专业人才走上工作岗位,对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来说,这是个利好消息。有学生认为:南开大学增设“低碳经济"专业表明,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催生“低碳思维”是一种规律。
(1)试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
(2)运用哲学知识评价该生对材料一分析的合理性、严谨性与准确性。
回顾“十一五”辉煌成就,描绘“十二五”发展蓝图。2011年是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二五”仍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经济可以大有作为的五年。继往开来的“十二五”所勾画的“民生蓝图”必将浓墨重彩,值得期待。
材料一:图表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 单位:%
图表二
材料二 “十二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及“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据调查,目前,影响我国公众社会心态的因素依次是住房、医疗、下岗行业、教育、家庭收入低等,公众对城乡之间的待遇、不同地区行业之间的待遇以及社会保障和财富分配等社会现实最缺乏公平感。
材料三:某市世界合唱赛从筹办到成功举行期间,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通过市长热线、新闻媒体、市领导公开接访活动等途径,对人居环境整治、场馆修建、交通优化以及大气治理等方面,积极提出建议和意见。政府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事先向社会公示,虚心听取群众意见,接受舆论监督,对从筹办到举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督办改正。正是政府与市民之间的这种良性互动和相互包容,确保了世界合唱赛的成功,得到了市民的充分肯定,也使世界从一个侧面更多地了解中华文化。
材料四:2011年2月,A省“两会”新闻发布会指出,根据A省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十二五期间,GDP预期达到9%,注重淡化增速观念,引导强化转型意识,突出明确效益导向,在“十二五”发展指标上,比“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要低一个百分点。同时将根据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具体调整,尤其更注重环境、社会效益。
(1)分别描述图表一、二中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优化公众的社会心态?
(2)材料三是如何体现公民与政府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
(3)结合材料四,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A省的做法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