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设美丽中国,政府、个人应该共同努力,同呼吸、共责任,这个责任政府方面首当其冲。为此各级政府应该努力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引导全社会形成绿色环保理念;搞好生态环境,加大环境污染的防治。努力使政府的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此外,环境问题,全社会各个成员也都责无旁贷。这需要树立全民意识,需要全民参与,共同治理。
材料二 北京市委常委会于2013年10月16日讨论通过《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该预案将空气重污染预警响应级别从暂行方案中的三级调整为四级,从低到高分别以蓝、黄、橙、红标示。根据预案要求,如北京空气污染达到红色预警级别,即预测未来持续三天出现严重污染,将以“六停一冲”措施缓解污染,机动车单双号限行、80%公车停驶、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均包含其中。此后全国多个城市也宣布通过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材料三2012年9月11日,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正式启动。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就是要建立“碳”资源意识,以市场机制使企业认识到,如果企业现有的生产工艺可能导致二氧化碳超标排放,那么就需要花钱到市场购买排放权;但如果能淘汰原来的落后产业、上新的节能产业,或者使用新的技术、新的能源使得碳排放降低,产生了富余的碳排放权配额,则可以通过碳交易市场出售碳结余获益。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请从公民和政府的角度,谈谈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2)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是如何倒逼企业节能减碳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8分)我国经济有自身特点,13亿人口中一半多是农民,国内市场十分广阔,特别是农村市场潜力很大。现在,农村对汽车、家电等主要耐用消费品的需求还比较强劲,对各层次的服务需要也比较旺盛。而且,从2009年2月起,国家在全国范围实施“家电下乡”,对农民购买彩电、冰箱、手机、洗衣机等指定家电商品,按产品销售价格的一定比例给予直接补贴。这为国内家电企业开拓农村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分析家电企业如何开拓农村家电市场?

2010年3月,财政部长金人庆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指出,2010年预算中央财政总收入35896.14亿元,中央财政总支出36401.14亿元,中央财政收支相抵,赤字7500亿元。

  1. 什么是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2. 如何正确认识财政赤字现象?

材料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09年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全党必须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结合材料,说明在新的形势下,你认为如何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
某地农村面对剧烈而深刻的变革,有的党员感到困惑、茫然、失落,出现“信仰危机”。面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要求,有的村组干部素质提高不快,不能适应。面对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有的村党组织设置不合理。面对群众脱贫致富的迫切愿望,有的党员一筹莫展,示范帮带作用不能发挥。有的干部高高在上,脱离群众……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明为什么必须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2)结合材料,谈谈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材料一: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全会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材料二:《决定》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改革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同时也指出,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因此,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中,将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放在了首位。
材料三:《决定》在提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时指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因此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1)结合材料一,请你从唯物论的角度谈谈,党中央为什么要做出这一《决定》?
(2)阅读材料二,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说明上述论述包含了哪些矛盾分析法。  
(3)结合材料三,简要说明《决定》的哲学依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