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某县地处我国中部,是著名的农业大县,农产品种类多但产值不高,农民收入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率2012年末仅为30.9%(全国平均52.6%);工业基础薄弱,资源短缺,主要能源依靠外地进购;在该县有限的工业经济中,虽然有可数几个工厂,但缺乏自己的品牌,一些关键技术也靠进口,为此利润的大部分都用来支付了专利。特别是2010年,该市领导为振兴经济,决定发展第二产业。他们通过大举地方债务,增加公共投资修建道路,开发房地产,通过投资扩大规模,使经济总量一时有较大增长,经济增速加快。但由于经营粗放,投资对该市经济发展的贡献上升,消费占GDP的比重连续三年下降,分别为64.76%,54.13%,44.27%,特别是能源压力加大,环境污染加重。
材料二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十八大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顺应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该县新上任的县委领导班子为摆脱贫困落后面貌,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谋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决定在全县集思广益,广泛开展问计于民活动。
(1)结合材料一该县存在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该县应该怎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实现经济的发展?
(2)运用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有关知识,说明该县县委可以通过哪些途径集思广益,确保发展的科学性和执政的民主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零四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项;监督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撤销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不适当的决议;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决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任免。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材料三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将越来越完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也必将越来越充分地展现出来。
(1)材料一中宪法的上述规定,体现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什么?请你说明这一原则在上述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11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日报》社论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极大优越性的好政策、好制度。”“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进一步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最重要的是团结和组织各族人民努力把经济搞上去。”
材料二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非常迅猛,经济总量、经济增速、财政收入、居民收入都有了较大增长。
(1)为什么说“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极大优越性的好政策、好制度”?(11分)
(2)请简要回答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经济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的政治原因。(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选出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当中,各民族不分大小,都有自己的代表。
材料二 近年来,中央和其他省市无偿援助西藏建设工程百余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政府向西藏投入近千亿元。
材料三 特别是“十一五”期间,西藏经济连续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将西藏纳入了四通八达的铁路网。
(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说明了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的哪些具体内容?(12分)
(2)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西藏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1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广州市英豪学校初二学生周唯熹,利用假期走访调查了从化的13个村落的232处古民居、祠堂、庙宇、更楼,采写了《从化农村古建筑的现状调查与保护、利用的研究》的调查报告。他在调查报告中,向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而,周唯熹也成为“羊城小市长”评选中唯一来自民办学校的“小市长”。
(1)这位“小市长”着重涉及了社会生活中的哪一种?(4分)
(2)试从“政治生活”主要内容的角度,谈谈“小市长”关注了哪些方面?(12分)
(3)“小市长”评选这件事,表明了什么道理?(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听证会、政务公开、开门立法、基层政权直选试点、政风行风热线……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越来越宽广。“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已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取向。
材料二 为了确保国庆63周年期间的社会稳定,广州市某区的大街小巷张贴着许多“抓到小偷,奖赏1000元”的标语。政府鼓励市民同盗窃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奖赏抓小偷的做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有的赞成,有的不赞成。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简要分析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理由。(12分)
(2)结合材料二,对上述争议你持怎样的看法?请依据“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有关知识说明你的理由。(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