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是我国乃至世界野生菌的主产区,被誉为“野生菌王国”,云南野生食用菌年产量达8万吨,实现产值67.8亿元。产品远销美、法、德、荷兰、日本、泰国、新加坡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长期以来,不少野生菌采集者掠夺式的采挖,造成资源严重破坏,甚至濒临灭绝,云南出台中国首部地方性野生菌保护规章——《云南省野生菌资源保护办法》,这对维护云南生态系统的稳定,实现野生贸易真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知识,谈谈你对《云南省野生菌资源保护办法》出台的认识。
材料:二十国集团在美国匹兹堡举行第三次金融峰会,而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将是会议讨论的重要议题。当前,尽管世界经济已经出现趋稳、向好的迹象,迫在眉睫的危机已经渐渐消退,但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牢固,仍面临许多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当前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的话,那就是“近忧已解,远虑犹存”。 但总体而言,世界经济趋稳、向好的迹象越来越多,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从近期看,世界经济在金融危机最黑暗时期一度逼近全球性大萧条的危险已经解除了。
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说明看待当前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特点的哲学依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通过建设和谐文化,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为和谐社会培育必需的社会环境,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容,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使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运用辩证唯物论原理说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什么必须建设和谐文化?
运用政治常识,全面阐述对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要求”的理解。
要求:(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3)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就是既要“稳”,也要“进”。不稳无法进,不进难以稳。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把握好稳中求进,才能有效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同时力避物价涨幅反弹,有利于疏解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压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运用矛盾的相关原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阅读材料,完成第35、36题:
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基地,国际社会普遍认为,21世纪是海洋世纪。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优化海洋经济布局,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推进海洋科技进步,积极开拓海洋战略空间,有效保障海上通道安全,努力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促进海洋事业又好又快发展,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
海洋经济被称为“蓝色经济”,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经济年均增速为13.5%,海洋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1)上图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发展海洋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运用国家职能和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