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有80℃时两者的饱和溶液各半烧杯,且烧杯中均含有少量甲和乙固体.现将温度从80℃降到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溶液质量变小,乙溶液质量变大,且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
B.甲、乙溶液中溶质量分数都减少 |
C.20℃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D.烧杯中甲固体增加,乙固体质量减少 |
下列化学用语与其所表达的意义一致的是
A. | --两个氮原子 | B. | --一个钙离子 |
C. | --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2价 | D. | --三个过氧化氢分子 |
有碳酸钠、硝酸银、氯化钡及稀盐酸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为鉴别它们设计实验如下:用三支试管各取少量其中的三种溶液,再分别加入少量剩下的最后一种溶液。下列推测的现象或结论中,错误的是()
A. | 若三支试管中都出现白色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硝酸银溶液 |
B. | 若两支试管中出现气泡,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碳酸钠溶液 |
C. | 若三支试管中的观象分别为出现气泡、白色沉淀、无明显变化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稀盐酸 |
D. | 若两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一支试管中无明显变化时,则最后加入的是氯化钡溶液 |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某同学用下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物质进行分类,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类别 | 单质 | 氧化物 | 碱 | 盐 |
实例 | 铜、白磷 | 氧化镁、水 | 烧碱、生石灰 | 氯化钠、硝酸铵 |
不同物质的溶液酸碱性不同。根据下表中所列物质 的情况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小于7的一定是酸溶液 | B. | 大于7的一定是碱溶液 |
C. | 等于7的一定是水 | D. | 盐的溶液可能显酸性、碱性或中性 |
右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氮原子的质子数为7 |
B. | 氧的相对原子质置为16.00 |
C. | 碳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 |
D. | 碳、氮、氧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