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材料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材料二 当前,国家经济发展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部分行业垄断、民间投资渠道不畅、政府对企业的过度干预等问题影响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一些生产要素价格扭曲、资源错配,一些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政府将过多时间和精力用在审批项目、招商引资等直接干预微观经济的事务上,制约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 习近平主席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指出:我们认为,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肯定还要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世界在变化,中国也在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必须随着形势和条件的变化而向前发展。只有不断与时俱进,中国才能充满活力。我们愿意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但不会照抄照搬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说明为什么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哪三位一体构成?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
(3)结合材料三说明“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的哲学依据。
材料一: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由“国强民富”转变为“民富国强”的发展策略。不能否认,这些年我们国家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生活水平也较改革开放之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都是一代又一代领导人英明决策的成果、社会各界参政议政的智慧结晶。但反过来看,国家的发展却与老百姓的切身感受不成比例——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因此而大幅提高、老百姓的安全感也并未相应大幅增强,愈来愈沉重的生活成本与负担给了当今的人们太多的压力,如果实现“民富国强”的发展策略,将是民之大福,国之大幸。
材料二:2010年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调查中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有: 家庭因素 、生活满意度、未来预期 、生活尊严、食品价格等。居民幸福感与收入逐渐背离 如何追寻有尊严的幸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贫富差距。中国社会调查所的一项报告显示,民众最为关心的社会问题,排在第一位的是贫富差距。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在中国经济得到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的原因,并进一步阐述党如何解决经济快速发展与人们幸福感并没有大幅提高的矛盾。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让居民追寻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依据材料,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相关知识,说明巴西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何启示。
(38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绘制了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部分)
注:【】内为五年累计数
材料二:预期性指标,就是国家期望的发展目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来实现,政府要创造一个好的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约束性指标,就是在预期性指标基础上,强化了政府必须履行职责,是政府必须实现、必须完成的指标。
(1) 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需要各类市场主体的共同努力。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个人、应该如何促进上表中目标的实现。
(2) 依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该怎样改善宏观调控。
(3) 分析材料一中的民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指标,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具体内容
“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繁荣发展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人认为,应该优先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有人认为,应该优先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
(4) 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评析上述两种观点。
为制定“十二五”规划,国家组织国内67个部门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1万多名专家深入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系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七大报告,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提出新对策、新举措;努力做到符合规律、符合国情。8个调研组分赴13个省区市,并到上百个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实地调研,为顺利制定“十二五”规划奠定了重要基础。
(5)结合过材料,分析相关部门和专家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12分)
(12分)
材料一:应英国首相布朗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于2009年4月1日至3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20国集团领导人第2次金融峰会。会议发表公报在文字表述上也照顾到双方的关注焦点,但美国和欧盟在危机面前仍颇有距离的分歧为世人关注。中、巴、俄、印的财政部长再次强调,必须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改革。
材料二:4月3日至4日,北约成立60周年纪念峰会在德法两国举行。会议议题涉及阿富汗局势、北约与俄罗斯关系,以及下一任北约秘书长人选等。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材料二中所说的国际组织按成员性质和地理范围应如何分类?(2分)
(2)如何看待包括北约在内的各种国际组织?(4分)
(3)中国怎样处理与国际组织的关系?(6分)
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在欧洲大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起资本主之国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是一场更为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其影响波及整个欧洲。在经历多次反复之后,英国逐步形成稳定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法国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有人认为,“既然都是推翻封建统治建立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两国的政体没有什么不同。”请你对上述观点进行辨析。(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