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关注】3月,有传言江苏射阳农村商业银行的一个网点将要倒闭,引起了近千群众恐慌挤兑现金。经查实这又是一个谣言,银行方面立即对群众进行宣传解释称“储户存款受法律保护”,但此举并未快速缓解挤兑的情况。
据悉,该网点所在的盐东镇近年来发展了数十家担保公司,时有发生担保公司老板跑路的现象,当地居民对银行问题颇为敏感。24日中午前后,一则“射阳农商银行将要倒闭”的谣言在民间流传,民众一传十,十传百,因而引发挤兑风潮。
【编辑点评】又是一起谣言惹的祸,轻信了谣言的居民或许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存在盲目的从众心理。但这真不能全怪他们,一些不正规的金融机构和不完善的金融政策,导致谣言有煽动人群的力量,目前造谣者已被抓获。
(1)请你运用法律方面的知识评析材料中的造谣行为。
(2)根据材料分析造谣者能得逞的原因。
(3)结合材料请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角度谈谈怎样才能让谣言无处藏身?
【观点碰撞】(4)有人说:“言论是自由的,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否则,就不自由了。”还有人说:“真正的自由和权利是受到限制的,没有绝对的自由。”请问:你赞同哪个观点,说说理由。
调查发现,2014年2月25日,孝义市民梁某某在腾讯个人微博发布信息称:“离石地区医院昨天凌晨四点二十一分因H7N9住院!年龄24岁,名叫张某,参与抢救的医生已被隔离。紧急通知:刚刚中央二套电视新闻己播出、暂时别吃鸡肉、鸭肉,因广东到太原,吕梁5570头家禽感染了。太原离石刚开完紧急会议。太原小店区已有多人被感染,收到后马上发给你关心的人,预防永远胜过治疗,这绝对不是传言,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赶快转到朋友圈。”梁某被处以行政拘留7日。
(1)请对散布谣言者的行为进行简要评析。
(2)当类似谣言出现时,该怎么办?
临睡觉前,小赵惊讶地发现自己放在抽屉的300元钱不见了。他立刻问同宿舍的几位同学,大家都摇头。第二天下午,有人说同宿舍的小刘这两天花钱大手大脚。很快,又有确切证据表明:钱就是小刘偷窃了,小赵气极了。
(1)你认为下列处理办法中,小赵选择哪种最合适?
①让班主任来处理,并商约在处理后为他保密,给他一个改错的机会
②报警
③主动找小刘,或者告诉他家长把钱要回来,宽容他并帮助他改错
④叫上几个好朋友进行报复,将小刘痛打一顿后,把钱抢回来
⑤忍气吞声,再想办法向家长要生活费吧
⑥在网络上臭骂对方
(2)小刘侵犯了小赵的什么权利?
(3)实际生活中,小赵采取的办法:叫上几个好朋友,在放学路上将小刘打伤,然后要回了自己的钱。请你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对小赵的做法进行评析。
二中七年级五班同学们组织开展了一次“我自信我成功我美丽”的主题体验活动。请你帮忙完成下列任务:
(1)请帮助活动的主持人设计此次活动的开场白;
(2)请你帮助组织者设计此次主题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3)请为七年级五班提供2则有关自信的名言警句张贴语;
(4)请你帮助七年级五班设计一段能够提高自信的班级誓词。
网易新闻报道:滕振国,曾以农民工身份,以高中毕业的第一学历,以自学数载的坚韧,以38岁考上硕士研究生的荣光,轰动河南乃至全国。但是读完硕士的滕振国未能实现自己的大学教育梦,找工作屡次受挫,最终又重新回到原点,但他并不抱怨。对于外界的同情,他说自己并不适应,也不自在。“有媒体表示对我提供一些赞助,这更让我不自在。无功受禄,心中有愧!谢谢大家的关心,我想说的是,困难确实存在,但我会努力尝试着自己去解决。”
(1)滕振国面对外界的同情感到“不适应、不自在”。这说明他身上具有一种什么品质?
(2)这种品质对我们有何重要意义?
材料一:近日,网上一段“最牛游客”的视频引发网友围观,三名自称从山西过来的游客在清东陵坚持要看未开启的康熙墓地地宫,遭导游劝阻后情绪激动并称出一亿元买下康熙墓,还用钱砸导游。
材料二:新疆建设兵团某团领导陈伟、于富琴夫妇在国庆长假参观敦煌莫高窟,讲解员阻拦于富琴触摸壁画,被于扇了耳光。而且打人者一行还振振有词:“不就是一个小服务员吗”、“我们是有身份的人。”此事遭网络曝光后,这对“最牛游客”双双被免去了“身份”。
(1)如何评价材料中的“最牛游客”的行为?(2分
(2)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3)尊重他人,我们应该怎么做?